“不觉得很热,怎么就中暑了呢”,高温持续,注意这些身体的求救信号

  三湘都市报   2025-07-14 19:41:19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4日讯(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刘彦伶 邵美琪 陈思睿 刘红妹) “不觉得很热,怎么就中暑了呢?”7月13日,53岁的李女士在户外晕倒,被紧急送到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救治,经医生诊断,为“热射病、休克、多器官功能损害”,经急诊医学科全力抢救,才转危为安。

长沙将开启新一轮晴热高温模式,医生提醒,老年人中暑风险较高,注意这些身体的求救信号。

认识中暑:从不适到致命

中暑是高温下身体调节失衡的综合征,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级。

先兆中暑时,患者体温低于38℃,会有头晕、乏力、口渴、多汗、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时需立即移至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和盐。

轻症中暑者体温达到38℃及以上,症状明显加重,会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皮肤灼热或湿冷、血压下降等情况,此时要马上降温(移到阴凉处、物理降温、补充含盐饮料)并密切观察,若症状未缓解需立即就医。

重症中暑则十分危险,患者会在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疼痛,体温升高引发热衰竭,表现为极度疲乏、皮肤湿冷苍白、恶心头晕、低血压,还可能晕厥。

而热射病是最严重、最致命的中暑类型,其特征是核心体温超过40℃,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障碍,皮肤干热无汗,身体内部如同“煮开了锅”,进而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

识别信号:把握“黄金半小时”  

热射病的发生并非毫无征兆,患者早期会出现头晕眼花、乏力口渴、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等先兆。病情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热射病的核心三联征:高热(超过40℃)、皮肤干热无汗、意识障碍。

对于热射病患者,发病后30分钟内将核心体温降至40℃以下是救命的关键,每延迟1分钟,死亡风险就会急剧增加。

立即转移到22℃—25℃的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降温可用冷水或酒精擦拭全身(避开前胸),或用冰袋敷颈部、腋窝、腹股沟,有条件时可进行除头部外的冷水浸浴,同时持续监测体温,注意此时服用退烧药无效还伤肝,务必避免;若患者意识清醒且能吞咽,可给予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忌饮大量冰水以防胃痉挛;注意防窒息,患者呕吐时要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以防窒息,抽搐时需防止其舌咬伤或自伤,切记掐人中不仅无效还有害,不可操作。

提醒:预防中暑谨记“避、补、防、察”  

避: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和剧烈运动。外出必防晒,选阴凉路线;运动要适度。

补:主动、少量多次饮水(每次<300毫升)。出汗多时,补电解质(淡盐水、运动饮料、绿豆汤)。忌酒精、高糖饮料(加速脱水)。

防:穿浅色、宽松、透气的衣物。室内通风。合理使用空调风扇(建议26℃左右,室内外温差<5℃)。

察:时刻关注自身状况。出现头晕眼花、乏力口渴、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等先兆症状,立即按“转移、降温、补液”处理。

家属也要在高温天里更多关心老人,主动探望或电话联系,提醒其开空调风扇,耐心讲解热射病的致命风险,帮助他们改变“扛一扛”的错误观念。


责编:高煜棋

一审:高煜棋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