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4 18:48:4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邓斯 刘星珊 赵娅婷
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林下经济发展,2025年7月8日,邵阳学院农林生态学院与药学院组成的“油香药馨”志愿服务团赴邵阳县真如庵村,开展花生种植、油茶林养护及药用百合栽培技术指导等系列实践活动,结合专业特色为当地农业提质增效与生态保护贡献力量。
科技播种希望:林下花生种植激活土地“氮”动力。
在真如庵村,志愿服务团聚焦当地特色品种“湘黑小果”“杨林小籽”“九公桥小籽”花生,开展科学种植示范。团队成员经过前期开荒、除草拔根、翻土建垄等准备工作,播撒复合肥,钙镁磷肥与石灰以改良土壤,并严格控制种植深度(约5cm)。为确保出苗率,团队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阴干后播种,并轻轻回埋土壤。据团队前期发芽实验显示,种子发芽率达90%,为丰收奠定基础。
“豆类作物不仅能帮助村民增收,还能通过固氮作用改善土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团队指导唐康老师表示。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志愿服务团希望带动村民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图为志愿者为花生地施肥)
匠心养护茶林:修剪改良唤醒800亩油茶新生机。
真如庵村拥有800亩油茶林,但由于缺乏科学管理,部分油茶树长势不佳。志愿服务团结合专业知识,对油茶林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并针对性地开展修剪养护工作。“通过合理修剪,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提高油茶果产量。”团队成员张灿一边操作,一边向村民讲解技术要点。
此外,团队还向村民普及油茶林科学管理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水肥调控等,助力提升油茶品质,为当地特色产业注入新活力。
精准把脉开方:破解百合“畏日”困境助力药香绵长。
在调研中,团队发现当地药用百合种植存在布局不合理问题。百合喜阴,但真如庵村的百合多种植在无遮蔽的空旷地块,导致植株因暴晒萎蔫。种植户虽通过撒石灰缓解阳光灼伤,但效果有限。团队结合药学院专业优势,对百合的生长环境、花茎叶特性进行研究,建议村民选择半阴坡地或与高秆作物间作,以优化种植模式。
(图为志愿者在百合地调研)
彩笔勾勒乡韵:主题墙绘让产业文化“活”起来。
为弘扬真如庵村特色产业文化,志愿服务团还以花生、油茶、百合为主题,精心设计并绘制了系列墙面彩绘。生动的图案展现了当地农业风貌,吸引村民驻足欣赏。“这些画不仅美化了村庄,还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产业优势。”真如庵村支部谢浪主任赞叹道。
(图为志愿者进行墙绘创作)
青春扎根泥土:校地联动谱写乡村振兴协奏曲。
此次“三下乡”活动中,志愿服务团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科技、生态与文化融入乡村实践,为真如庵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团队负责人储晴表示:“我们将持续关注乡村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农兴农’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未来,邵阳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田间,书写新时代助农富农的精彩篇章。
责编:戴鹏
一审:陆益平
二审:张文杰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