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nddaily)、深圳大件事(nandusz)、 N视频报道 2025-07-14 15:47:21
7月13日晚
#翻垃圾找儿童手表被质疑浪费人力#
这个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近日
广东游客卢女士分享了
她来山西大同旅游的难忘经历
↓↓↓
7月1日下午,来自深圳的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从太原抵达大同。列车上,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玩耍,下车时不慎遗忘在列车上。
出站后,卢女士立即向大同南站派出所求助。由于儿童手表具备定位功能,经查询发现,手表定位仍显示在大同南站,卢女士由此判断手表已被当作垃圾处理。
卢女士说:“第二天我们预约了去云冈石窟景区参观,也不能‘追着垃圾跑’,便有了放弃的想法,可定位明明知道在哪里,于是有人推荐我们拨打热线12345。”
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卢女士取得联系,经追踪,确定手表已随垃圾进入中转站挤压箱,但箱内有约8吨垃圾,寻物难度陡增。为尽快找回失物,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紧急将垃圾转运至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场空地。
两名环卫工人不惧脏乱,徒手在垃圾堆中逐一翻找。经过4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当日16时50分许,丢失的手表终于从堆积如山的垃圾中找到,并于当晚送还至卢女士手中。据悉,卢女士为表感谢,发送红包给两位环卫工人,却被婉拒。

对于这一新闻,大同市新城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曾在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转发了当地媒体的报道,这一报道被当地媒体形容为“暖心”故事。

然而
这一话题却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对此
的确有不少网友表示暖心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
心疼环卫工人
这么热的天翻了4个多小时垃圾
希望能够给予奖励
质疑这样的行为有必要吗?

也有网友表示:
“相比于一个儿童手表
环卫工高温作业4小时的
人力成本、垃圾转运处理费用
远超物品价值”

对此,该环卫公司的上级部门大同市城管局回应称,此前也有过帮市民寻找失物的先例,此次并非特殊个例。只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
对此,7月14日,南都记者致电大同市城管局、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等多方,均未获回应。同日,12345热线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其只负责记录、受理市民诉求,市民提出的合理诉求他们都会受理,但“环卫工人的工作是由城管部门安排的”。
南都快评
让环卫工用4小时为游客找手表
没什么好宣扬的
两名环卫工人花费4小时,徒手在8吨垃圾中找到了这块手表,这件事在当地被当作一件正面的暖心故事宣传,但不少网友对这件事发表了反面看法。
不过也不用因此指责游客本人,毕竟游客不一定清楚了解找回手表的难度,况且当地媒体的报道中也提到,卢女士几度想要放弃,“是他们的坚持感动了我们”,事后为表感谢,还给两位环卫工人发了红包,不过被婉拒了。
这事的重点在于当地对游客诉求的处理态度。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长回应道:“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单看这话当然很有担当,但是仔细一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今天有人丢了手表,明天有人丢耳机、丢电脑,环卫公司必定要有一套响应逻辑,要么物品贵重,比如网友提到的人工耳蜗、机要文件;要么失主身份特殊,比如这件事情里的游客身份。
当然,仅仅因为面对的是游客,就用不合理的方式满足所有诉求,是不现实的,游客本来就该对个人物品负有保管义务,为了一只最多小几千块的、随处都能买到的儿童电话手表,花费这么大功夫去寻找,是目的和手段之间的高度不匹配。但从这个角度看,当地是否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不匹配,认为这能成为一个宣传典型才对环卫工人下达了这个任务?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被回避了,那就是:辛苦翻垃圾的环卫工得到了什么?在当地报道和副局长的回应中,都没有提及环境公司对这两名工人的额外酬劳或奖励。失物是物归原主的,美名是当地环卫系统的,但垃圾是“无名”工人翻的,奖励是未知的,这不是一个结局圆满的故事。宠客也要守本分,浪费公共资源、让基层工人无偿付出汗水的宠客就是过度服务,这又什么好宣扬的呢?
其实
类似的事情此前在深圳也有发生过
同样引起了热议
责编:成俊峰
一审:姚茜琼
二审:唐能
三审:文凤雏
来源:南方都市报(nddaily)、深圳大件事(nandusz)、 N视频报道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