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4 08:54:0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敏
近日,湘郡铭志学校五年级的9名学生在这个暑假开展了第八届PBL(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以“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袋戏”为研究主题,深入探访了这一濒危传统艺术的魅力,并呼吁社会关注其传承与保护。
寻访非遗传承人,聆听百年技艺
活动中,学生们专程拜访了邵阳县布袋戏非遗传承人刘永安。刘老师向孩子们生动讲解了布袋戏的历史渊源、表演特色及文化价值。作为湖南独特的木偶戏种,邵阳布袋戏以“一人一台戏”闻名,艺人需同时操纵多个木偶、演奏乐器并完成唱念做打,技艺难度极高。刘永安坦言:“如今真正掌握全套技艺的传承人不足十人,年轻人不愿学,布袋戏正面临失传危机。”
亲身学艺悟匠心,少年立志助传承
在刘永安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尝试了木偶操纵、方言唱腔等基础技巧。“木偶看着简单,但想让它们‘活起来’特别难!”参与学生张开诚感慨道。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传统艺人的坚守与不易。小组还拍摄了学习过程,计划制作宣传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布袋戏。
创新提案展担当,非遗保护少年行
调研结束后,学生们提出多项传承建议:将布袋戏引入校园社团、设计卡通版木偶吸引青少年、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等。“我们希望布袋戏不要消失,它真的太酷了!”小组代表罗王曼语同学表示。该校带队老师阮老师称赞道:“这次PBL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保护的种子。”
据悉,邵阳湘郡铭志学校将持续支持非遗传承类项目,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责编:戴鹏
一审:戴鹏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