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佐”“辅佑”藏深意!株洲双胞胎兄弟携手叩开清华门

刘镇东   湖南日报   2025-07-12 20:48:1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通讯员 何博

最近,株洲市第二中学的一对双胞胎兄弟成了“红人”——哥哥王辅佐靠着高考成绩和强基计划敲开清华大门,弟弟王辅佑则凭物理竞赛国家集训队资格保送清华。两条不同的赛道,最终通向同一个梦想,这对兄弟用实力演绎了“携手同行”的成长故事。

名字里的约定:你追我赶,互为后盾

王辅佐、王辅佑的名字,藏着家人“互相帮衬、并肩前行”的期待。从小学到高中,两人不仅同班,还凭着5厘米的身高差和一活一稳的性格让人一眼分清。

高二后,哥哥主攻高考和强基计划,弟弟专注物理竞赛,作息错开却从不互相打扰。哥哥强基培训遇到难题,弟弟能开着视频讲5个小时题;弟弟第一次没入围清华保送考,哥哥默默陪着他复盘。就连学习上,两人也是最好的“参照物”:高一时哥哥排年级120多名,弟弟成绩更靠前,后来哥哥一路追到年级第一,弟弟被“挤”下去反而乐呵——这种良性竞争,让两人都跑得更快。

查分那天,哥哥考了677分,比预估低了不少,失落得说不出话,弟弟就安安静静待在旁边;后来哥哥强基计划录取的消息传来时,他正在直播分享经验,激动得跳了起来。弟弟拿到保送资格那天,教练抱着他笑,他自己只觉得“终于松了口气”。兄弟俩的悲喜里,总少不了对方的理解和支撑。

学霸“通关秘籍”:专注打底,各有妙招

说起学习,兄弟俩有个共同点:能坐在桌前连续做题8小时,窗外天亮天黑都顾不上。这份专注力,加上各自的方法,成了他们的“学霸密码”。

哥哥王辅佐学数学,讲究“稳扎稳打”。一轮二轮复习资料里,每章错题不超过1道,整本书下来顶多错3道。遇到难题不硬啃,常和同学互相出题、整理错题本,他总说:“总结透一套卷子,比刷十套都管用。”

弟弟王辅佑学物理,爱“追问本质”。“公式不能死记,得想明白‘为什么这么运作’,才能看透题目背后的模型。”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高强度学习后,两人解压方式也一样——运动。“闷头刷题8小时,不如去操场跑两圈、打场乒乓球。”弟弟笑着说,跟着老师跑步时吹过的风、挥拍时的专注,反而能让脑子更清醒。“放松是为了更好地专注,这是我们找到的平衡。”

引路人与同行者:一路有光,并肩向未来

能走进清华园,离不开身边人的托举。弟弟的物理竞赛教练李惠,既是学术上的“掌舵人”,也是生活里的“解压阀”,不仅带他深挖物理本质,还常陪跑、组织球课帮大家调整状态;哥哥的班主任丁晓琼是“定心丸”,联考失利时,她花近两小时帮他分析问题,让他重拾信心。还有学校里学长们“传帮带”的传统、多次清华夏令营的经历,都让兄弟俩对这所学校心生向往。

家里的支持更是温暖底色。父母像朋友一样尊重他们的选择,只说“别辜负自己”,却给了无条件的信任。“弟弟要去清华,我也想继续并肩。”哥哥的话里,藏着最简单的默契。

这个暑假,兄弟俩忙着学预科、当助教,偶尔宅家放松。弟弟惦记着推迟的伦敦之行,哥哥则专注准备大学生活。未来,哥哥想在化学生物学领域深耕,弟弟要钻研电子计算机尤其是量子计算。

从株洲二中到清华园,他们的故事里没有“天才传奇”,只有深夜苦读的灯光、手足扶持的温暖、师长指引的光亮和家人守望的温情。就像他们的名字,“辅佐”有担当,“辅佑”有温情,这对“像两条胳膊”的兄弟,还会在新的征途上继续携手前行。

责编:沈可心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