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网约车加收“空调费”?记者实地探访

  央广网   2025-07-12 19:03:53

近日,江西南昌一乘客在社交平台吐槽,乘坐网约车时遭遇司机加收“空调费”,事件曝光后迅速引起社会关注。对此,南昌市交通运输局表示,网约车平台属于市场主体,定价权由市场决定,无权干涉。有律师解读,乘坐网约车加收“空调费”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

记者体验:加收“空调费”非普遍现象

根据遭遇加收“空调费”网友提供的图片,该名收取“空调费”的网约车司机在汽车座椅后写明,开启空调小于2公里收费2元,20公里以上则要收费5元。同时,该车用黑体字标注,开启空调属于“按需,自愿购买,绝不强制消费”。那么,网约车收“空调费”到底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记者在南昌市进行走访调查。

南昌一网约车司机在车内贴出“付费服务告示”,加收“空调费”(图源:网友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图片)

7月11日13时,记者来到南昌市八一馆附近,这里人流量较大,有8辆网约车临时停靠,等待乘客上车。

“早晚不热的时候,会有司机开着车窗不开空调,但提出要求的话,一般都会打开。”一名在八一馆附近等候网约车的乘客告诉记者。

记者观察发现,在此暂时停靠的网约车全部是车窗关闭。为了解网约车是否加收空调费,记者通过使用“优惠券”,分别乘坐4辆不同平台的网约车,对网约车平台的“特惠车型”进行调查体验。

部分网约车平台把“是否开空调”列入司机评价选项中(图源:网约车平台评价系统)

“一旦被乘客投诉,平台处罚很重,这么干(加收‘空调费’)的人很少。”某网约车平台高师傅告诉记者,网约车平台在收到乘客的差评或投诉后,会对司机作出处罚,轻则扣分,减少派单量,重则停运。平台司机加收“空调费”得不偿失。

记者在分别体验不同平台的网约车后也注意到,一些网约车平台把“车内温度、配合开空调”列入到乘客对司机的评价选项中。

记者随后联系4家不同网约车平台,客服人员均表示:乘客在乘坐网约车时,不需要支付“空调费”。“如果收到乘客被收取‘空调费’的投诉,严重情况下,我们会对收取‘空调费’的司机作出停运3天的处罚。”一名网约车平台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调查:网约车运营压力普遍存在

记者分别体验了4辆不同平台的网约车,在乘坐的这些车辆中没有发现额外收取“空调费”的情况。某网约车平台的熊师傅告诉记者,因各个网约车平台竞争激烈,平台在推出“优惠券”,降低乘客乘车费用的同时,并未减少对司机的平台抽成。可能会导致有的网约车司机为多赚钱,向乘客索取“空调费”。

“以普通新能源车为例,充满电的状态下,全天可以跑500公里,开启空调的话可能只能跑400公里。”熊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后表示,不排除有的网约车司机出于电量考虑关闭空调,以此保障跑单量。

运营压力下,一些网约车司机边跑单边在车上吃午饭(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 摄)

为应对夏季高温天气,部分网约车平台为司机发放高温补贴,用于分担夏季开空调带来的运营成本。

“平台的高温补贴只在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而且每单补助还不到1块钱。”某平台网约车司机高师傅向记者反映,因为这个时间段出行乘客较少,司机每月实际到手的补贴不足300元,难以填补开空调带来的跑单损失量。

“细化收费标准,把高温补贴落到实处,兼顾司乘权益”

根据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合理确定网约车运价,实行明码标价,并向乘客提供相应的出租汽车发票。

那么,网约车如何运价,该谁来监管?记者联系到南昌市交通管理局,该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网约车平台的定价和收费由市场决定,交通管理局并无指导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擅自加收‘空调费’司机的做法,涉嫌侵害乘客对服务内容的合理期待。”江西豫章律师事务所张楚昕律师告诉记者。

如果有网约车司机收取“空调费”应该如何维权?7月11日17时左右,记者联系到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应。

“乘客希望享受优惠,司机想要多挣钱,互相都会理解。如果网约车平台把收费标准细化一些,把高温补贴落到实处,乘客和司机都会受益。”在记者乘坐的一辆“顺风车”网约车上,一名乘客说道。这时,驾驶座上的司机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

责编:刘双

一审:姚茜琼

二审:陈永刚

三审:文凤雏

来源:央广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