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诗语 马程章 蒋艺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2 16:03:55
新湖南客户端7月12日讯(通讯员苏诗语 马程章 蒋艺)7月10日正午时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新华村的蔬菜大棚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农民”——吉首大学文学与新媒体学院“推普助村兴,融土承古韵”实践团的00后大学生们。在38℃的高温下,他们挽起裤腿、戴上草帽,跟着村支书田志培一头扎进绿意盎然的蔬菜大棚,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
实践团成员在采摘蔬菜
“小心!别踩到幼苗!”“这个西红柿要这样摘……”大棚里此起彼伏的交流声中,实践团队从辨苗、松土到采摘,在汗流浃背中体验着最真实的农耕生活。新媒体专业的同学边擦汗边感慨:“课本里‘乡村振兴’四个字,今天终于有了温度。”
实践队员们分成小组,有的负责采摘成熟的蔬菜,有的整理田垄,还有的跟着村民学习蔬菜栽培技术。短视频专业的学生还架起设备,记录下这些珍贵瞬间。“原来一棵菜从土地到餐桌要经历这么多环节”,不少同学在劳动日志中写下这样的感悟。
乡亲们的生活像辣椒一样红红火火
村支书田志培表示:“大学生带来的新媒体思维和我们分享的农耕经验碰撞出了火花。”据悉,实践团后续将把田间见闻制作成短视频,用青年视角讲述乡村振兴故事。这种“劳动+专业”的实践模式,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00后不是娇滴滴的一代,他们用运动鞋丈量土地,用智能手机连接城乡,正在成长为乡村振兴的新生代。”该院院长瞿建慧表示,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实践,推动建立更多校村(企)共建的乡村振兴实践站,让更多青年在实践中读懂中国乡村,把论文真正写在武陵山脉的大地上。
责编:杨元崇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