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1 18:29:3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1日讯(通讯员 曹敏)近日,在郴州文珺未来学校整体搬迁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加紧进行内装和室外绿化工程施工,全力冲刺9月1日开学目标。
该项目位于郴州市卜里坪路与福泽路交汇处北侧,占地 40684㎡,是规划容纳1500名学生的郴州市重点项目。自 2025年1月15日开工以来进展神速,4月完成桩基工程,5 月底实现所有楼栋主体封顶......这一项目的快速推进,正是苏仙区“五联五包”工作责任制成效的生动体现。
今年以来,苏仙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与治理现代化要求,创新建立并全面推行区领导“五联五包”工作责任制。该机制聚焦五个关键领域:包联基层着力解决“发展难题”和“安全风险”;包联企业着力解决“营商难题”和“发展困境”;包联项目着力解决“推进难题”和“落地障碍”;包联群众着力解决“民生难题”和“返贫风险”;包联信访着力解决“息诉难题”和“源头治理”。区级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牵头部门发挥“中心枢纽”作用,联动各单位迅速行动,深入一线破解难题。
在服务企业方面,“五联五包”成效显著。通过宣讲惠企政策,及时拨付奖补资金,积极发放普惠贷款、新增融资,以及举办专场招聘会等精准举措,有效化解了企业在融资、用工等方面的燃眉之急。今年1-5月,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2.7%,位列全市第二;工业实缴税金6.23亿元,总额高居全市首位。
在推动项目提速方面,包联领导、单位靠前服务,全力破解审批、征拆等“肠梗阻”。创新实施“交办卡”制度,对相关部门进行督办,要求问题“限时销号、动态清零”,形成了“走访—交办—整改—反馈”的高效闭环工作链条,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快落地、勤建设、早投产。其中,苏仙产业技术发展中心禾垄新型板材生产线项目作为新型建材产业龙头被推荐参加全市观摩看进度活动,并获评一季度全市“红旗”项目。
在惠及民生福祉方面,“五联五包”机制深入基层,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区领导带队推进“九街十八巷”改造、江南雅苑棚改、南塔街道内涝管网等多个民生项目建设,显著提升了基层发展动能和安全保障能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44名区领导结对帮扶联系121户脱贫户、监测户,精准落实帮扶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同时,通过依法依规化解、耐心解释引导,推动了一批信访积案在法治轨道上得到有效处理,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联五包’为我们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真实情况提供了最直接的平台,也是锤炼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群众工作、应急处突和狠抓落实能力的实践考场。”近日,在全区“五联五包”半年工作点评会议上,区委书记吴文明对该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部署。他强调,全区上下要继续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劲头、凝聚强大的合力,将“五联五包”打造成苏仙区工作的特色品牌。
实施四个多月以来,“五联五包”工作机制成功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化“坐堂问诊”为“上门巡诊”。通过系统化设计、精准化发力、闭环化管理,有力推动了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力量下沉,持续为苏仙区的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书写着服务为民、实干兴区的崭新篇章。
责编:罗徽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