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1 16:17:3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1日讯(通讯员 陈悦 周智敏 廖曦媛)值此中共锡矿山特别支部成立100周年之际,7月8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青春向党 红色筑梦”调研团在指导老师李婉溶、周浩带领下赴锡矿山展览馆,与讲解员颜进展开深度对话,共同解码锡矿山的百年发展历程。
中共锡矿山特别党支部是湖南省第一个工矿企业特别支部、湘中地区最早的中共地方组织。这份厚重的红色基因深植于这片土地,更根植于每个锡矿山人心中。怀着这份对家乡的赤诚与对红色传承的深刻理解,从小生长于此的颜进选择了成为矿山故事的讲述者。“青春向党 红色筑梦”调研团在追寻锡矿山红色记忆中,与颜进共同探寻这深植百年的红色根脉。
锡矿山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从忆苦窿洞到红军长征纪念碑,每一处都承载着革命历史的印记。传承红色基因,创新传播形式至关重要。在忆苦窿洞内,设有全国唯一的矿洞实景演出场地。演出全景式还原矿工在旧社会的艰苦劳作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悟那段历史,深刻理解革命先辈为追求解放背后英勇奋斗的精神。在谈及传承红色文化时,颜进说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佳的清醒剂。我们重温红色故事,也是希望可以为前行征程汲取精神力量。”
作为锡矿山生态蝶变的亲历者,颜进向成员们分享到一个动人的故事:锑业冶炼厂区过去难见动物身影,如今竟有鸟儿安心筑巢、繁育后代。在2009年,冷水江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为改变这一现状,锡矿山踏上改革、创新、绿色“三路并进”的治理之路。锡矿山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有机融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同时创造出“生态观光+红色教育+工矿文化+产业转型”的独特生态修复新模式,真正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变。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冷水江锑煤矿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被列为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优秀案例,无疑是对其转型成效的高度认可。
在调研团总结会议上,成员李攀感慨道:“在和颜叔叔的交谈中,回顾锡矿山百年历程,红色血脉薪火相传,生态面貌焕然一新,究其根本,代代锡矿山人的坚守,才是锡矿山不断发展的密码。”对“青春向党 红色筑梦”调研团而言,此行是红色足迹的丈量,更是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共振的精神淬炼。未来,团队将以青春之力深挖湘中红色资源,创新表达让红色基因与时代同频,让百年红旗在青春守护下更鲜艳——这是成员们以脚步践行的红色承诺,亦是青春与信仰的深刻共鸣。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