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 2025-07-11 15:45:01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
常用抗菌药
但最近一个有关它的冷知识
冲上了热搜!
事情起因是一位网友
在社交平台分享
自己跳舞热身时跟腱断裂的经历,
评论区诸多网友提及
“左氧氟沙星可能引发该问题”,
而帖主坦言自己确实使用过该药物。
不少网友表示
“第一次知道这个知识点”
也有人搬出记忆口诀
“沙星会把跟腱伤,不满十八不要尝”
由此引发公众对药物安全性的关注。
左氧氟沙星与跟腱断裂
确有关联,
全身用药风险更高
据专业人士介绍,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其口服制剂(如片剂)的说明书中明确标注:可能增加所有年龄段患者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其中跟腱是最常受影响的部位,肩、手、肱二头肌等其他肌腱也可能出现类似问题。
左氧氟沙星片药品说明书(来自网络截图)
不过,这种关联并非所有剂型都同等风险。
比如:滴眼液等局部用药因全身吸收量极少,不良反应中未提及肌腱问题,相对安全。
而口服等全身用药风险更值得关注,其导致跟腱损伤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对胶原纤维的直接毒性和退行性变化有关。运动时跟腱受力增加,便容易断裂。
这些情况风险更高
用药期间运动需谨慎
并非所有使用左氧氟沙星的人都会面临跟腱断裂风险,浙江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顾增辉主任医师提到,从业20多年,他遇到过1例患者因为明确服用左氧氟沙星造成了跟腱断裂。
“一般跟腱断裂的愈合期在4-6周,功能康复期为2-4周,因此跟腱断裂基本需要两个半月才能恢复好。”顾增辉说。
不过,
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它的不良反应
尤其是以下人群格外要注意:
1、老年人:65岁以上人群因肌腱自然退化、血供减少,对药物损伤更敏感。数据显示,老年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后肌腱断裂风险是年轻人的3倍。
2、肾功能不全者: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药物清除率下降,易在体内蓄积,增加毒性。
3、糖尿病患者:由于血供、代谢相对常人要差,也不建议使用左氧氟沙星。
4、有类风湿关节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同时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的患者风险提升7倍,可能与激素抑制肌腱修复机制有关。
5、既往肌腱损伤者以及高强度运动人群:有跟腱炎、韧带撕裂史的患者,肌腱组织已存在微损伤,药物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6、儿童:14岁以下人群不建议使用左氧氟沙星。
专业人士提醒——
使用左氧氟沙星期间,应避免高强度运动,即使是散步、慢跑等低强度活动也要谨慎。
肌腱问题可能在用药后数小时、数天内出现,甚至停药后数月发生,需长期留意。
合理用药可降低风险
出现不适及时处理
服用任何药物,
都有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这是药物使用过程中
需要面对的客观事实。
通常情况下,左氧氟沙星用药时长不超过2周,医生开具处方时会询问患者基础病史,并提醒运动禁忌。用药1周左右随访时,医生也会关注是否有脚后跟酸痛等不适,若出现异常会及时停药并更换药物。
虽然肌腱断裂属于罕见不良反应(概率不足千分之一),但了解其风险并做好防范十分必要。
我们既不能因为害怕罕见的不良反应而因噎废食,拒绝必要的治疗,也不能对药物的潜在风险掉以轻心。留意身体信号,就能在发挥药效的同时保障自身安全。
责编:沙兆华
一审:姚茜琼
二审:胡泽汇
三审:赵雨杉
来源:上观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