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坳观察②】湾溪水为何成了“牛奶河”?

莫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1 08:42:41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成

“湾溪有条河叫牛奶河。”近日,关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新区湾溪河水变白的视频在网络广为流传。7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湾溪河畔,开展实地调查。

网传变白的湾溪河

从湾溪小学出发溯流而上约1.5公里,捧捧坳社区安置点附近河段出现乳白色水体

河水变白,开始于河畔的“捧捧坳涵道入湾溪河水体净化工程”处。记者看到,从该工程厂房旁小溪流出的水,与湾溪河上游流来的河水,可谓是“泾渭分明”。

湾溪河(红色箭头)与山体渗水(蓝色箭头)交界处

记者询问周边住户原因,有的答复说是山体渗水,有的答复说是污水排放。

为此,记者出示记者证后,联系到捧捧坳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建华了解情况。

“的确是山体渗水导致。”赵建华向记者解释,并带领记者实地查看。

来到“捧捧坳涵道入湾溪河水体净化”工程处,记者看到,一根直径约30厘米的涵管,正在源源不断向外排水,排出的水呈淡白色。沿河前行数百米,河水变为透亮,但河底还有大片淤泥及白色絮状沉积物,并无异味。

山体渗水排放口

处理站下游约200米的湾溪河水

“这里的水,就是旁边山体渗出的。”赵建华说,原本旁边是一整座山,富含矿物质。2016年开始,因为高新区开发,建设西区产业园,对原山体开挖、平整,大量矿石被回填,在雨水的冲刷下,不少矿物质被冲刷出来,流入涵道,排入湾溪河。

赵建华还说,湾溪河变白不是近日才出现的,2017年开始就有类似情况。为此,2021年在涵道口建设了“捧捧坳涵道入湾溪河水体净化”工程。但工程日处理能力只有2000吨,一旦遇到大雨,就不能满足需求,只能直接排放到湾溪河。

随后,赵建华和记者走进西区产业园,超过4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大部分还处于空地状态,只有一座公交车充电站、一个中民筑友建筑集团(投运1年)、一个丰达合金公司(仍在建设厂房)三个实体,并未发现网络流传的非法采矿等现象。

仍在建的丰达合金公司厂房

在西区产业园,记者观察到地面并未硬化,基本上都是白色的碎石。

“就是这些碎石粉末,在雨水的冲刷下渗入地下。且水整体呈弱酸性,与偏碱性的湾溪河水汇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白色絮状沉积物。”赵建华说。

随后,赵建华带记者来到另一处山溪处,两根长长的抽水管正在不断从小溪抽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抽出的水清亮无异样。

从小溪抽排的水

“这是为了减少渗水,进而减轻水体净化站的压力。”赵建华说。

虽然不是污水排放而是山体渗水所致,但是否有危害呢,对周边居民生活有无不良影响?

记者随后找到了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拿到5月21日、5月22日、5月26日三份标注为“湖南省湘西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出具的委托监测结果表。“监测结果表”显示,包含氨氮铜、锌、镉、砷、汞、六价铬、氟化物等物质的检测结果,均在“参考标准”范围内。

监测结果表

周边居民反映,虽然水质检测数据仍在参考标准范围内,但实际生活已受到明显影响。多位居民表示:以前我们都在河里洗衣服,现在都不敢用了夏天下游原本有很多人洗澡,现在一个人影都看不到。水质变化已实质性改变了当地居民的传统用水习惯。


《砂子坳观察》线索征集公告

舆论监督不是火上浇油,而是绝薪止火,解决问题。

《砂子坳观察》致力于为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客观、深入的报道,通过舆论监督,推动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把“应对舆情”和“解决事情”一体推进,促成“曝光—回应—解决”良性循环。

为扩大群众参与度,有效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即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线索征集范围:

全州各级各部门在落实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推进重点项目、重要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履职不力、担当不足、作风不实、操作不当等情况,特别是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怕慢假庸散”“慢作为不作为”“躺平”等现象。

二、 提供线索要求:

提供线索的市民将事实进行文字描述,并留下有效的联系方式(本单位将对提供线索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如有相关图片或音视频资料,也可提供。提供的线索及资料必须客观真实,如提供虚假线索和资料后果自负。

三、提供线索渠道:

投稿邮箱:hnrbxxfs@163.com

联系电话:0743-2812362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