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 李肖 湖南日报 2025-07-10 18:16:19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作为以国家法律形式庄严确立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制度之一,其独特魅力在于将国家考试的权威性与个人自主学习的灵活性完美融合。自学考试不仅强调国家考试的主导地位,还充分激发了个体的学习潜能,同时吸纳了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到助学活动当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新态势,对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对于像湖南这样的内陆省份,在获取外部资源和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不足在自学考试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如何有效应对挑战,创新自学考试模式,以满足考生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同时适应新时代新阶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自学考试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个人成长与成才的坚实基石。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发展中,个人成长与成才的路径日益多元化。自学考试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其高质量发展铺设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宽广道路。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实践环节,自学考试不仅帮助学习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持续学习的习惯。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个人而言,是适应未来社会、实现职业跃升的关键。在自学考试的舞台上,可以根据兴趣、职业规划及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进度。这种高度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同时,自学考试还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实训、项目研究等方式,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公平与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因素。自学考试的高质量发展,正是教育公平理念的具体实践。打破了地域、年龄、职业等限制,使得无论身处何地、何种背景的学习者都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为更多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自学考试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响应。通过提升考试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优化考试方式和服务,自学考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同时,自学考试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鼓励人们持续学习、不断进步,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注入了强大动力。这种学习氛围的营造,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还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竞争日益激烈,而人才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学考试的高质量发展,正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培养大量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自学考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自学考试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其高质量发展正是对这一战略的具体落实。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自学考试能够为国家输送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同时,自学考试的高质量发展还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持续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自学考试通过紧密跟踪市场动态和行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为学习者提供符合时代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助力其在新兴产业和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湖南自学考试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专业设置错配现象较严重。近年来,湖南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家级的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域、具备强大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推动经济向高质量阶段发展。因此,需要着力培养具备理工科、外资外贸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以湖南省长沙高新区为例,截止至2023年年底产业工人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8万,其中拥有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的工人仅仅只有4万人左右。然而长沙市自学考试考生报考专业主要集中在管理类,这与高新区人才需求缺口相悖。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长沙自学考试考生前五的报考专业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会计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自学考试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出现了大一统现象,大多数主考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偏向于人文社科与管理类专业。加之专业调整机制不完善,导致专业类型覆盖率相对较低,考生的多样化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社会助学价值取向存在偏差。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助学架起了自主学习和国家考试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推动考生培养与辅导的过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湖南自考生呈现出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一是年龄大多集中在30岁以下,2023年湖南30岁以下自考生占比高达80%。二是学历提升的意图较为明显,2023年湖南报考本科的自考生占比高达75%。进一步调查发现,湖南自考生生源大多是由中介机构和大中专学校合作进行组织,然后社会助学机构来完成助学工作。因此,大部分的生源均是想利用自学考试来实现学历提升的中高职校学生。但是,近年来湖南自考学生报考的专业相对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部分助学机构的助学目的出现了一定偏差。在对湖南省境内一些规模较大的助学机构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大部分助学机构对自身的定位是商业组织,而非真实意义上的教育助学。而且,助学机构在进行招生的时候,往往也是助学解释成为助考、提升考试通过率。甚至会变相教授学生考试通过技巧,以考代教已经成为当下助学机构的主要模式,这也是湖南考试报考专业集中于管理类、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原因之一。除了考生基于自身兴趣与在读专业的同时,更多则是助学机构的不断引导。加之,管理类、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老师较为容易被聘请,能够有效提升考生的毕业率,进而有效提升助学机构在当地的影响力。而理工科专业则是更加偏向于实际操作与应用,教学难度相对较大,考生的毕业率也难以保障,无形中增加了助学机构的助学难度。在湖南省从事助学教学的老师,大多是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与离岗退休的老教师,占比分别为40%、30%。缺少一批专业背景深厚、了解政策背景、熟悉社会发展的教师。即使主考学校偶尔也会派送专业师资来协助教学,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助学机构的教学成本,因此助学机构也倾向于自身的师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使得主考学校与考生之间并不了解。久而久之,也就使得社会助学价值取向逐步偏差。
综合评价体系建设不合理。建立自学考试的初衷,是希望考生能够借助考试,来有效检测学习能力与成果。但是,当前湖南自学考试的评价要素呈现出了单一化的现象。在对考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只是利用评价方法与工具,集中评估考试表层式学习方式所产生的学习结果,并没有对深层次学习方式产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有效评价。而且,对考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也被限定在了主观认为重要的、十分有限的范围内,使得学业评价导向的积极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在评价标准方面,考生在考试完成之后,并不会对其进行全面评价,往往只是关注考试的分数。对于课程考试、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学业诊断评价等等尚未得到有效实施。而且,湖南省的绝大多数助学机构也反映,整个助学过程的核心在于应付每年的统一性考试。对于平时的课程也仅仅只是依靠试卷来对考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平时的过程性考试、课外作业的等等必要的衔接课程缺失。
助学机构监管不规范。当前,湖南省对自学助学机构的监管与指导并不规划。其主要原因在于助学机构的开办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但是各级教育考试院之间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加之尚未设置专门的岗位,来对助学机构进行监管与指导工作,因此并不在日常职责范围之内,导致助学机构无法获取到专业化指导。
主考学校主体作用难以发挥。目前,湖南省面向社会的报名、组考等相关工作,均由各区县(市)教育局的考试中心肩负,进而导致主考学校的主体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而集中助学的招生工作则是由中介机构负责,助学工作则是由助学机构负责。一般来说,当考生的各科理论考试合格之后,主考学校需要组织考生进行实践环节考核、毕业答辩工作。但是,实践环节考核的收费标准相对较低,这也就表示主考学校的所有工作均是属于义务劳动。导致主考学校在实际工作环节当中,不能高效完成相应的助学工作,教育主体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对于自学考试的考生来说,需要在固定时间与地点参加统一性考试。但是,湖南省的考试往往地域分布较广,而且考生流动性也相对较大。中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之后,由于考试课程尚未完成,所以就需要回到原学校所在地进行考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成本,导致湖南省近年来的缺考率相对较高。
推进湖南自学考试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规划符合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首先,湖南省需要对自学考试的定位进行深化。在全省范围内构建其终身学习体系,并以建立学习型社会为出发点,完善自学考试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全名素质提升的需求相契合,进而有效缓解生源集中于在校中高职院校的现象,也为广大的社会考生提供更多的再教育机会。在对自学考试专业进行设置的时候,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机制,有效改善过去依靠主考学校已经设立专业的现象。因此,需要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一系列复合型、通用型和实用型专业。而且,在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也需要着眼于考试的综合素养、职业性、技能性,进而使得全年龄段的考试均能够匹配到契合度较高的课程,按需对专业课程进行选择与学习。然后,湖南省需要创新性发展非学历证书考试。对于湖南省而言,具备较为广袤的农业生产资源。所以,需要大力提升农村地区人口的综合素养,进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湖南省可以将自学考试逐步转移到农村地区,然后把自考学分和职业资格证的考取挂钩,加强自考学历和职业证书的融合。在提升自考考试学历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掌握职业技能。
深化自学考试助学价值。在对自学考试助学价值进行深化的时候,需要对各方因素进行有效结合,并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首先,湖南省需要对助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对培养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助学机构需要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全面解读,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相应社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将新时代的发展战略思维与教育实践进行有效融合,搭建新时代发展的教育格局。在实际助学过程中,需要着重于专业知识,培养考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使得考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交往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对于有条件的助学机构,也可以开始相应的创业课堂,定期邀请行业内经验较为丰富的专家与学者,来对相关创业知识进行教授,最大限度提升考试的创业激情。然后,湖南省需要对助学机构进行统一性管理,并构建助学互助交流平台,实现助学机构的资源共享。促使助学机构之前能够秉持竞合理念,共同提高助学效果。最后,需要加强对助学教授的专业化培养。助学机构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全面补充,借助引进、培育等等之类的方式,搭建起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同时,为了让教师能够对自学考试进行全面了解。借助师徒制的培养模式,发扬传帮带精神。使得新任教师能够快速成长,提高助学质量,为考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自学考试已经成为当前提高个人学历与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要在继续维持自考考试的发展,提升自学考试的声誉,就需要对传统的单一考卷评价方式进行改善。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包含专业培养、课程学习和职业素养等等不同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而对考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加强笔试、面试、网络化考试以及实践环节考核的整合,搭建课程终结性考试、专业实践性考查、学习过程性考核以及结果诊断性评价的“四位一体”综合评价体系。在具体操作环节当中,考生在完成报名之后,均需要进行学业综合评价,除了最终的学习成绩之外,还需要对考生日常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当考生完成了学习过程之后,则可以及时查看到该课程的学习成绩,然后将该课程的分数(如30%)计入课程总分当中。网上学习考核成绩由网上班级活动(10%)、学习时长(20%)、知识点测验与阶段检测(40%)以及综合测验(30%)组成,更全面地反映考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能力,从而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规范助学机构的监管。首先,需要对学分转换制度完善,将课程认可直接转变成为学分认可。当前,湖南省自学考试对其他学习成果的认可,主要表现为一对一课程免考模式。当其他教育成果和自考专业设置的课程名称、学分设置出现了偏差的时候,就会使得自学考试无法同步完成课程互认。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课程认可转变成为学分认可之后,则能够最大限度提升自学考试和其他学习形式之间的有效融合,真正意义上体现出自学考试开放性的特点。然后,需要对监管体系进行规范化,设置专门的助学岗位。湖南省的相关部分需要对助学机构的进行登记备案,并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搭建起从督促到服务的全过程指导。同时,加强助学育人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使得助学机构能够有效转变过去错误的价值导向,规范化日常助学工作。
提升主考学校的主体作用。首先,湖南省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与保障机制。进而扭转实践环节被视为义务劳动的现象,为助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并采取表彰奖励的方式,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最大限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主考学校发挥在人才培养、学习支持及文化传承方面的核心作用,使得考试能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为其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且充满活力的教育考试与实践教学体系。然后,优化教育考试体系。选择与行业紧密相关、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规划校考的时间安排。通过强化主考学校在考试组织与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有效激发其办学活力与积极性,确保考试内容既符合学术标准,又能贴近实际行业需求。考试机构需将工作重心放在对校考实施过程的严格监督与评估上,确保考试的公正性、透明度和质量,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完善、高效的考试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自学考试发展,需要紧跟新时代新阶段的步伐,对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确定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时候,需要充分考量到考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着重于考生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使得自学考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郭利 李肖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