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孩子手机成瘾被逐出家门:教育不光是“讲规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0 11:35:07

兰佳琛 周泽中

湖南某全国知名中学一名尖子生因沉迷手机,今年高考(物理类)成绩为575分,较平时成绩大幅下滑,为此近日被父母逐出家门并被切断经济来源,引发网友热议。在父母看来,这位学生难辞其咎:他曾经立“买了手机会好好学习”的承诺,但仍然逃课、熬夜;高考后仅工作三天便放弃,没有恒心和毅力……其实这些行为恰恰表明,年轻人在面对学业压力和人生抉择时,会有一定程度的迷失和逃避,需要家长的合理引导。

遗憾的是,父母的极端做法非但没有帮助孩子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将矛盾激化。当父母怒斥孩子沉迷手机导致学业崩塌,却未曾俯身了解“成瘾”的背后,往往是压力逃避、情绪困扰、缺乏有效沟通等复杂因素的叠加。父母“改不了就别回来”的决绝表态,也无疑加剧了孩子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使其心理负担更重,可能进一步增加其叛逆心理。

家长也是从孩子阶段过来的,理应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管束,更应是心与心的交流。父母若不能换位思考,只一味施压和控制,势必难以获得孩子的理解和配合。当孩子在媒体面前表达羡慕“别人的父母”时,这对家长是否思考过,自己奉行的“规矩至上”,恰恰是孩子逃向虚拟世界的推力?孩子承诺早睡却不愿上交手机的背后,会不会是因为不信任家长,担心他们不归还手机?

由此可见,这场家庭悲剧的责任不能单方面归咎于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同样值得反思。“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教育领域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悲剧的根源在于这句话被某些“中国式教育”误用和滥用。很多家长往往只陷入对“结果”的简单追求,实施以“控制与服从”为核心的管教,将教育窄化,忽略了对孩子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的及时深入了解。对此,不可不察。

(作者分别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责编:杨兴东

一审:杨兴东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