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知识熬成良方,用脚步丈量热土—— 湖南师大“湘医传方”团队李家庄纪实

钟昱 丁瑶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9 18:44:2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钟昱 丁瑶

七月,李家庄村被晨雾轻柔包裹,草木的清香在空气中悠悠弥漫。天刚破晓,村委会门口的晒谷场上,篮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便已响起。孩子们欢笑着追逐球影,他们布书包上的补丁在朝阳的映照下格外醒目,此刻,他们满心期待着一群身着白T恤的年轻人到来。T恤上湘医传方四个大字,宛如刚刚播撒下的种子,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忱,渴望在此生根发芽。

这是湖南师范大学湘医传方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抵达桑植县凉水口镇李家庄村第三天。这支团队由医学部牵头组建,还有来自体育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文学院等多个不同学院的同学。他们带着听诊器、血压计、血糖仪、篮球、实验器材以及笔记本,满怀赤诚,一头扎进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一心只想为这里的人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77日,太阳刚刚落下,村委会会议厅的灯光便迅速亮起。村支书向爱玉:孩子们下河?哪怕只有一根头发丝的风险,也绝对不行!她面前的搪瓷缸里,茶水升腾着热气。这位被村民亲切称作当家人的女书记,将安全事项事无巨细地反复叮嘱:洗衣必须结伴而行,夜间严禁出门,教室每天必须消杀三遍,一遍都不能少!

医学部队长刘哲雄的笔尖在纸上飞速滑动,禁止单人行动几个字被他重重地圈了起来。旁边的医学生吴哲站起身,张开双臂生动地演示着两人同行的应急手势。讨论一直持续到星星西斜。最终确定方案,支教组将学生按照年级分成三个档次——余曦负责带领幼儿班阅读绘本,唐敏负责教授1-3年级的算术课程及趣味实验,肖遥为4年级以上的学生讲解急救知识;健康组连夜调整方案,将测血压血糖列入每日必做清单;就连签到用的花名册上,都提前精心画好了用来贴星星的小格子。安全并非是要束缚住我们的手脚,而是为了让大家能够踏踏实实地在这片土地上做事。指导老师王小莉轻声说道,此时,窗外的蛙鸣似乎也低了半调,稻田里的禾苗仿佛在静静聆听着这番话语。

当晨雾渐渐散去,露水依旧点缀在玉米叶上,78日,村委会的石阶已被早到的孩子们坐暖。向奶奶的轮椅刚一停稳,四个身着白T恤的青年便立刻围了上去:奶奶,您扶稳喽!他们整齐地喊着号子,稳稳地将轮椅抬上三级台阶。老人枯瘦的手紧紧攥着孙子的报名表,脸上的皱纹渐渐舒展开来,感慨道:这些孩子抬的哪里只是轮椅哟,他们抬的可是我们老百姓的心坎儿啊!

报名点的长桌上,散发着300份连夜重新印刷的安全协议的油墨味道,每份协议的扉页上都画着一个简笔笑脸。能不能……再加一节作业辅导课?村妇联主任龚文娟递来的纸条上,字迹中满是恳切。支教组长刘艳艳毫不犹豫,提笔便在课程表上添上了一行。钢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与孩子们此起彼伏的老师好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质朴而不成调的乡村小曲。

不远处的菜地里,调研组的梁艳雯蹲在正在摘玉米的大婶身旁,问卷上桑植民歌传承发展意见一栏旁,迅速添上了传承政策增添青年力量这个新点子。报名现场,调研组成员们也趁机与等候的家长们热络攀谈,从田间作物聊到灶间烟火,重点打听桑植民歌的传唱现状与红色故事的流传脉络,100余份沉甸甸的问卷在掌心慢慢堆积,纸页间沾满了泥土的温度。

晒谷场上,物电院的唐敏蹲在地上,用三棱镜在孩子们摊开的手掌上折射出小小的彩虹:看呀,这可不是魔法,这是光在跳舞呢。旁边不远处,文学院的余曦正领着幼儿班的孩子们咿咿呀呀地唱起《马桑树儿搭灯台》。

四年级的教室里,肖遥正在教授止血包扎的知识。老师!我爷爷砍柴割破手,抓把灶膛土按上去就好了!后排的小石头突然举手大声喊道。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土办法,立刻被医学部的唐敏认真地记在了笔记本上,与教材里的压迫止血法紧紧挨着,就像两个亲密的老朋友并排而坐。义诊台前,罗炼琦为佝偻老人卷袖管时,留意到他袖口磨出的毛边——她悄悄在备忘录上记下这一细节,后面特意画了个星号:下次带些旧衣裳来。

红色论坛组的刘钊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老党员讲述的贺龙故事与排得满满当当的课程计划挤在一起。得让孩子们知道,脚下这片土地有着坚韧的脊梁。他抚摸着祠堂斑驳的木柱,指尖触碰到一道深深的裂痕,仿佛感受到了历史那有力的脉动。后勤队长王凯祺夜里打扫卫生时,窗缝中突然塞进一小把带着露水的野葡萄,外面传来孩子们窸窸窣窣的偷笑。后来他在日记中写道:野葡萄真甜。原以为我们是来播撒光芒的,没想到反而被这里的星星晃花了眼。

暮色渐渐漫过屋檐,村委会的灯又一盏盏地亮了起来。健康组认真整理着血压记录,支教组热烈讨论着明日手工课的安排,调研组的笔记本上,在桑植民歌的旋律旁又添了新的线索。向爱玉书记路过,听着屋里叽叽喳喳的讨论声,抬头仰望星空,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那些白T恤上的湘医传方字样,与晒谷场上渐渐飞起的萤火虫一起,在夜色中闪烁着微微的光芒。这剂用青春和乡土精心熬制的良方,正缓缓渗入这片土地的深处。

78日的午后,日头正烈,队员们却扛着扫帚、拎着抹布往教室赶。课桌积着薄薄一层灰,他们便跪在地上用抹布一寸寸擦净;墙面斑驳,就找来彩纸剪出星星月亮贴成文化墙。汗水顺着额角淌进衣领,后背的白T恤洇出深色水痕,却没人肯停下歇脚。突然,天边滚过一声闷雷,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砸下来,噼里啪啦打在窗玻璃上,瞬间连成白茫茫的雨幕。大家被困在教室里,索性搬来板凳围坐一圈,借着雨声讨论起手工课的折纸花样,笑声混着雷声撞在墙上,又弹回孩子们新贴的卡通贴画上。

雨势直到傍晚仍未收敛,反而裹着狂风越下越急,突然的一声,全屋陷入漆黑——停电了。拿手电来!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几道微弱的光柱立刻刺破黑暗,队员们围拢在光柱中央,会议照常进行。支教组借着光核对课程表,健康组清点明天要用的仪器,宣传组的同学也在黑暗中坚守岗位,认真审核和修改当天的稿件,希望能及时将实践团的动态传递给更多人。直到深夜,雨丝还在窗棂上织着密网,手电光里浮动的尘埃,映着队员们眼里跳动的光。

79日的晨曦,是被孩子们的笑声唤醒的。清晨八点,晒谷场上已是热闹非凡,后勤组的同学蹲在地上调试音响,线板在草丛里蜿蜒出银色的路;支教组的成员们正排着队练歌,声线里还带着没睡醒的沙哑;刘钊则对着手机屏幕反复练习主持稿,手指在裤缝上蹭掉沾着的草叶。

九点整,开学典礼准时启幕。刘钊手持话筒站在台前,阳光在他身后织成金色的幕布,欢迎来到湘医传方暑期课堂!他洪亮的声音刚落,台下便响起孩子们清脆的掌声。向爱玉书记走上台,她握着话筒的手轻轻颤抖:这些大学生从城里来,带着知识和真心,咱们可得好好学、好好待!话音未落,掌声便如潮水般涌起。

此刻站在这里,我们既感受到使命的重量,也满怀着出发的热忱。刘艳艳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仰起的小脸,支教从不是单向的给予,我们教孩子们知识,孩子们也在教我们什么是纯粹与热爱。她的话语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孩子们眼里漾开圈圈涟漪。肖遥则捧着安全手册,用卡通贴纸演示着五个安全重点,讲到心里不舒服要告诉老师时,他特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在每个孩子脸上都停留了片刻。

演出环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刘钊唱起《马桑树儿搭灯台》,调子刚起,就有老乡跟着哼起来;刘哲雄与肖遥合唱的儿歌,让台下的孩子们拍着手跺起脚;最后全体队员的歌曲串烧,更是点燃了全场——孩子们涌到台前,有的扯着队员的衣角跟着唱,有的踮着脚抢话筒,连向书记都笑着打起了节拍,在山谷里飘出很远。

当第一节课的铃声在山谷里响起时,阳光正穿过玉米叶的缝隙,在课桌上投下跳动的光斑。健康组的听诊器开始在老乡们胸口起伏,调研组的笔记本上又添了新的民歌歌词,晒谷场的篮球依旧在孩子们手中传递。李家庄的七日,还在继续,那些播撒下的种子,已在晨光与露水中,悄悄抽出了嫩芽。

责编:田锐

一审:田锐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