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0 16:29:4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李少洋
如何经营一段健康的恋爱关系?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光荣的航天员?火爆的人工智能背后又遵循着怎样的运行逻辑?这些看似跨界的问题都能在“星城科学讲堂”中得到解答。
7月11日-13日,长沙市图书馆将推出以“好奇驱动世界 阅读解码未来”为主题的四场科学讲座,打造没有围墙的“科学殿堂”。
其中,7月11日,《中国的航天》将系统解读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展现航天领域的硬核科技成果。7月12日,《小病毒 大世界》聚焦微观世界,探索病毒与细胞之间的神秘博弈;《如何科学地寻找外星人?》则面向青少年群体,讲述宜居星球的科学探寻方法。7月13日,《当唐诗遇上科学》将从科学视角解读传统诗词,探寻“杜鹃啼血”“燕飞惜春”等经典意象背后的自然规律……
据了解,由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和长沙市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科普栏目——“星城科学讲堂”于2010年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亲笔题字,并开讲“时代呼唤创新型工程人才”的讲座。十五年来,讲堂累计聘请了5名两院院士、100余名行业顶尖专家担任主讲嘉宾,足迹遍布长沙各区县(市),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星城大地。
“如果我们固守大本营,等着听众上门来听讲座,那么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将成为天方夜谭。”长沙市图书馆馆长王自洋说,品牌伊始,当时还未建新馆,场地条件有限,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星城科学讲堂”最终确定以流动的形式开讲,将科普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
例如,2010年6月,“星城科学讲堂”进农村活动在长沙县启动,被誉为“中国油菜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在田间为农民朋友和农业技术人员开讲“油菜经”。之后走进了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政府、大同第二小学、长沙县农业局、岳麓区科技园、营山巷社区等地,让科普知识融入百姓的生活。
位于滨江文化园的长沙市图书馆新馆于2015年建成开放后,长沙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日渐成熟,覆盖城乡。大科普、大阅读时代来临,“星城科学讲堂”依托城乡一体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以“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为脉络,与时俱进,探索出主题讲座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科普新模式,让高深的科学知识在“家门口图书馆”变得生动可感。
2022年,“星城科学讲堂”创新“讲座+研学”模式,走进印刷厂、净水厂、植物保护实验室、辣椒种植基地开展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的共同参与。2024年,星城科学讲堂开创“人与自然”互动教学,开展了两季“跟着图书去寻宝”活动,融合科普讲座、DIY手工、户外观察、自然笔记创作四种形式,探索阅、学、观、写的闭环科普教育模式……截至目前,活动已吸引现场观众超160万人次,线上互动人数突破300万,实现科学的“破圈”传播。
本次讲座将在新湖南客户端全程直播及录制,届时有抽奖送精品好书活动,敬请关注。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