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12:48:14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9日讯(通讯员 叶秀玲 李林 记者 王璐)近日,爱尔眼科袁洪峰教授团队凭借精湛医术,在面临90%失明风险的情况下,通过鼻内镜微创技术,成功为45岁的田女士摘除眶尖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田女士视力从0.1提升至0.8,且实现“面部零疤痕”。
(袁洪峰教授团队为患者做手术)
田女士体检时发现右眼视力骤降至0.1,诊断为眶尖海绵状血管瘤。该肿瘤位于眼球后方,周围神经、动脉及颅底结构密布。她辗转多家医院,均因“肿瘤位置太深,手术风险极大”被拒。后经推荐,找到重庆爱尔眼科医院袁洪峰教授。
(田女士被诊断为眶尖海绵状血管瘤)
眶尖区域堪称“手术禁区”,空间狭小,肿瘤与视神经紧密粘连,手术稍有差池就会导致永久失明。袁洪峰教授表示,保守治疗视力将不可逆丧失,手术则面临超90%失明风险。
袁洪峰教授团队经深入评估,发现田女士肿瘤与视神经间存在微小解剖间隙。在与田女士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团队决定接受挑战。
手术采用导航辅助下内窥镜经鼻腔入路摘除肿瘤,此方法虽能降低约30%失明风险,但操作难度剧增。手术需攻克三大难关:肿瘤定位,团队借助导航,结合眼眶及副鼻窦解剖特点确定位置;肿瘤暴露,因肿瘤位于眶尖部肌锥内,需分开内直肌及下直肌,鼻腔空间小,操作艰难,需助手精准配合;肿瘤摘除,要谨慎分离,避免对视神经施压。田女士的肿瘤生长时间长,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摘除时数次拉断,最终在团队3个多小时的努力下,成功将1.6cmx1.2cm的瘤体全部摘除。
(瘤体被顺利摘除)
肿瘤分离阶段最为危险,其与视神经粘连严重,操作如履薄冰。袁洪峰教授总结,术前视力好的患者,肿瘤与眶尖组织粘连不重,手术一般一小时可结束;术前视力差的患者,因肿瘤长期压迫视神经,粘连严重,所以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早做手术风险和难度都更小。
术后次日,田女士视力提升至0.3,2周复查时已恢复至0.8,且因鼻腔入路实现“面部零疤痕”。她激动表示:“从以为要失明到重见清晰世界,袁教授团队给了我第二次光明。”
据悉,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眶病眼肿瘤学组由孙丰源教授领衔,袁洪峰教授、李冬梅教授等带领30余名医师组成。作为国内眼眶病领域核心团队,不仅引入眶减压手术,开展国内首例眶减压术联合角膜移植术,还率先实践多项高难度手术技术,参与行业标准与诊疗指南制定,持续为疑难眼眶病患者排忧解难。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张丽
三审:田雄狮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