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坚守 李景军以爱为炬照亮武陵源“夕阳红”

屈泽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9 12:45:3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屈泽清

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的社区街巷里,时常能看到一个提着帆布包的身影——中医推拿店店主李景军。这个帆布包里装着理发工具、血压仪和一本记满老人需求的笔记本。

十五年间,他用爱心焐热寒冬,用耐心化解孤独,用恒心搭建起一张覆盖城乡的助老网络,从一人独行到三百人同行,从剪发修甲到全维关爱,成为当地老人心中“比亲人还亲”的守护者。

一把剪刀,剪出“银发守护”情

2009年深秋,李景军在社区走访时,看到独居的张奶奶对着镜子艰难地用剪刀修剪白发,那一刻他攥紧了拳头。16岁时学过理发的他当晚就翻出尘封的推子,第二天一早就敲响了张奶奶的门。

“小李手艺好,剪完头浑身舒坦!”老人的夸赞让他打定主意要让更多老人体面出门。他特制理发笔记本精准记录老人们的需求:谁喜欢平头,谁要留鬓角,谁行动不便需要上门。

十年间,无论刮风下雨,每月初三李景军都会准时出现在陈昌玉老人家中。有次下大雨,他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好几里地,进门时裤脚还在滴水。老人拉着他的手念叨“你比儿子还贴心。”

从最初的1个社区,到后来的6 个乡(街道)和3家养老院,他的脚步踏遍武陵源的山山水水。独居的王爷爷以前总因头发凌乱不愿出门,如今每月等李景军来理发后,都会换上干净衣服到社区晒晒太阳。累计下来,他为2000余名老人理发超10万人次,剪刀在日复一日的使用中磨得锃亮,记满老人需求的笔记本也换了8本,每一页都写满了牵挂。

“单打独斗” 到三百人助老矩阵

“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2018年春节,看着排队等理发的老人队伍,李景军萌生组建团队的想法。他在推拿店门口贴出招募启事,“李哥,我跟你干!”众人纷纷响应,景军义工服务队正式成立。

他创新出“技能+服务”的菜单式帮扶:中医专业的志愿者每周三在社区摆起义诊台,“流动美发队”骑着电动车走村串户,年轻志愿者帮老人代缴水电费、代购降压药。

2022年疫情封控期间,他们穿上防护服组成“特勤队”,为封控区200多位独居老人解决“头等大事”。一位老人说“虽然隔着厚厚的口罩,但我分明看到了你们眼里的笑意,暖得像春日的阳光。”

截至2025年6月底,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520场,40万小时的服务时长(相当于32名志愿者连续服务5年)里,藏着无数个这样温暖的瞬间。服务队捐款捐物及义诊价值达151万元。

微光成炬,点亮社会敬老风尚

“老人缺的不只是剪头发,更缺个说话的人。”李景军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5000多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春秋两季组织体检,中医志愿者还会根据体质开食疗方。有次他陪独居的周奶奶聊天,从家常琐事到年轻时的故事,不知不觉坐了3个小时,离开时老人非要把攒了很久的糖塞给他“甜丝丝的,你得尝尝。”

“关爱老人不是做善事,是咱每个人的本分。” 他常对队员们说这句话。在他的影响下,320名队员里80% 是“80 后”“90 后”,28岁的小张从被服务的老人家属,变成了每周上门的志愿者,“李叔说帮老人就是帮未来的自己,这话我记心里了

个人与团队的付出也收获了认可:2019年,李景军入围省雷锋家乡学雷锋最佳志愿者;2023年,景军义工服务队获评湖南省最佳文明实践助残志愿服务组织;2024年团队入选雷锋家乡学雷锋文明实践品牌项目。

但李景军最珍视的,还是老人塞给他的那颗糖,还有那句带着期盼的“常来啊”。如今,那个提着帆布包的身影依然穿梭在张家界武陵源的街巷,只是身边多了许多同样带着爱心的脚步,帆布包里的工具在更新,但那份对老人的牵挂从来没有改变。

责编:田锐

一审:田锐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