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 2025-07-09 09:37:02
湖南深入实施安全强基固本攻坚
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各地主动靠前、真抓实干
毫不放松抓好安全防范各项工作
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这些亮点工作一起来看
↓↓↓
长沙市天心区
深入推进钢材仓储业、加工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织密一张责任“网”。针对辖区202家钢材仓储业、加工业企业,制定并印发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部门职责、任务与要求。
二是绘制一幅风险“图”。对辖区钢材加工业涉危险化学品使用、吊装作业、装卸搬运等企业进行摸排,掌握企业实际作业工序情况,辨识一般危险源108个,分级分类登记造册形成台账。
三是细化一套检查清单。制定《钢材仓储、加工企业安全检查表》,涵盖4大项30条薄弱环节及重点检查事项,明确各部门职责、检查时限和整治内容。
四是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专项整治期间,发现问题隐患1924条,其中立即整改1630条,限时整改294条,轻微违法柔性执法20条,立案4起,建立长效安全监管机制。
湘潭市
全力推动企业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
一是抓全员履职。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坚持每月调度,对重点企业实行咨询师“一对一”指导,对县市区园区中小企业开展“送教进企”,推动企业建立落实内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全市超1500家企业建立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超480家企业累计发放内部隐患报告奖励金210余万元。
二是抓差异执法。严格落实“两个一律”,对企业自查自改的问题隐患不予处罚,指导企业执法前自主做好“法治体检”,出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白名单”企业管理规定》实行差异化执法,目前共公布“白名单”企业22家。
三是抓激励引导。12部门联合出台专项资金、行政执法、金融信贷等11个方面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激励措施,对标准化达标企业实行周期浮动费率,最高可下浮至原基础费率的50%,迄今已兑现专项奖励资金25.5万元。开展电工、焊工“一试两证”改革试点,降低考证成本。
湘潭市雨湖区
强力推进“打非治违”
一是全域排查无死角。整合应急、公安、乡镇力量组建联合执法专班,采取“突击检查+拉网排查”模式,对废弃厂房、老旧民房等2938处重点场所的危化品非法生产、储存及烟花爆竹“三非”行为重点打击,实现排查无死角。
二是广泛动员建群防。构建“立体宣传+有奖举报”双轨机制,通过海报进社区、资料入户实现精准普法,创新“群众报料+部门核查”响应机制,4528户居民主动参与隐患排查,形成“网格员巡查+志愿者监督+群众举报”共治格局。
三是规范执法常态化。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年度考核督导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开展烟花爆竹领域专项执法行动417次,查处违法零售点110家,收缴非法产品2583箱,实施行政处罚19.85万元并行政拘留3人,持续推动专项行动向常态化治理转型。
岳阳市岳阳县
持续提升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质效
一是强化隐患排查整治。聘请专家100多批次、行业互查140多次、企业自查重大事故隐患129个,今年以来累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252个,到期整改率100%。
二是规范隐患录入审核。分行业领域组织企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60多次,县应安委办安排专人专岗负责重大事故隐患录入指导、审核审批,严把初审关。
三是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建立“双督查双通报”机制,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督查通报重大事故隐患排治工作2次,县应安办通报相关情况4次,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回头看”3次,对13个整改质量不高、不及时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督办。
益阳市
推动安全强基固本攻坚走深走实
一是构建“专班、专责、专管”责任体系。成立工作专班,梳理重点任务168项,建立“一项任务、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今年以来,印发提示警示交办函18件,对1个乡镇实施挂牌督办。
二是健全“月评、月研、月推”研判机制。每月召开安全生产工作点评会议,研判安全形势并部署各项重点工作,部署开展水上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等安全专项整治行动34项,发布自然灾害风险联合预警6期,深入行业主管部门召开会商会20次。
三是深化“联查、联帮、联动”治理模式。联合多部门开展检查和执法,每月派出8个联点帮扶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帮扶服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323项,整改292项;责令限期整改生产经营单位308家,曝光企业117家,帮扶企业182家,指导企业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75个。
郴州市资兴市
筑牢防灾减灾屏障
一是科学谋篇布局。出台《资兴市“平急两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以村组“网格”为基本单元,对乡镇闲置资产、撤并校舍、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等存量公房资源进行适应性改造。目前,全市科学布点应急避难场所551处(724栋),实现所有村组网格100%覆盖。
二是多元投入保障。每个避难场所每年刚性安排1000元专项资金,用于应急生活物资配备(按处配齐);同时落实每栋600元/年租用民房管理费。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郴州市相关项目,成功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及折叠床、空调被、应急灯等物资。
三是规范日常管理。出台《资兴市“平急两用”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构建市、乡、村三级管理责任体系,明确管理主体、日常维护、物资保管等要求。今年以来高频次开展应急转移演练达1757场次,覆盖5.2万人次,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安全转移5471户13028人。
郴州市桂阳县
全省首个高速公路消防执勤站点进驻执勤
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携手高速公路管理集团、中石化、中石油以及高速交警郴州支队等多个单位,创新提出“服务区嵌入式建站”方案,率先在桂阳县许广高速欧阳海服务区落地实施。该站配备10名专业救援人员、2台多功能消防车以及全套特种救援装备,严格执行24小时驻勤备战制度,实现事故信息实时共享、处置力量同步调度,做到“接警即响应、到场即处置”,打通高速救援“最后一公里”。
责编: 吕珍
一审: 吕珍
二审:喻志科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