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头条丨让“清流之光”照亮文艺工作的时代使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9 08:03:17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彭鹤鸣

近日,知名演员宋佳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与她们在光影中相遇》,讲述了自己在影视生涯中演绎出一个个鲜活女性角色的经历:“在光影中,我与无数女性相遇。她们是故事里的人,更是无数真实女性的缩影。而我,在与她们同行的路上,一次次被点亮。”92岁的游本昌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表示“只要党需要、观众喜欢,我就一直演下去”,字里行间透露出老一辈艺术家忠诚于党、忠诚于演艺事业的诚挚情怀。

演员从荧幕走向纸媒,从演艺圈走向庄严的央媒平台,这一现象早已有之。单从《人民日报》的刊发情况来看,2022年以来,演员张小斐发表了《生活是创作和表演的源头活水》,演员黄轩发表了《能够饰演这些拼搏者是我的荣幸》,此外刘烨、吴京、海清等著名演员也都有撰文被发表经历……各路演员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既体现了官方对于文艺圈风气的有意引导,也传递着优秀文艺工作者的人生感悟与自我鞭策。

这些文章,有助于正本清源、拨正行业乱象。毋庸置疑,当下的文化演艺圈存在一些乌烟瘴气之象:行业评价体系呈现出流量至上趋势;“天价片酬”与“阴阳合同”等违规违法行为冲击着行业公平;不时有演艺人员“翻车”“塌房”……当资本逻辑凌驾于艺术规律之上,文艺作品就难免沾上铜臭气、沦为市场的奴隶。而优秀文艺工作者们在权威央媒发声,无异于为行业同仁树立起了坚守崇高理想信念、矢志追求艺术精进的标尺——他们就像一道道熠熠生辉的“清流之光”,既涤荡污浊之气,也照见美好未来。

这些文章,从内容来看,多为演员对自己过往演艺生涯的感想与总结。但因为是在《人民日报》这样的权威央媒发表,就等同于将个人艺术追求置于大众凝视之下,他们的自我鞭策便转化为必须践行的公共承诺。比如游本昌在文章中将入党誓词与艺术生命结合,誓言“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他的演艺事业已然超越了一般的艺术范畴与个人理想,成为彰显新时代文艺工作使命的强音与缩影。事实上,一位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既要创作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作品,更要担得起时代的审视与考验。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的真正使命,从来不是心安理得地在舞台上享受鲜花和掌声,而是规范自我、打磨作品、淬炼精神,是当帷幕落下,在自我叩问中,可以告诉自己:我,做到了无愧于时代、不负于人民。

责编:杨兴东

一审:杨兴东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