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最大的赢家出现了

  财经连环话   2025-07-07 18:54:39

美团、京东、阿里巴巴三大巨头,围绕一方餐盒,展开新一轮“贴身肉搏”。

7月5日,阿里旗下淘宝闪购与美团外卖隔空对阵,祭出“满25减21”、“满16减16”乃至“0元购”等史无前例的重磅补贴。这瞬间点燃了全民消费热情,用户涌入平台的流量堪比春运高峰。

订单狂飙令系统承压。在这场流量洪流中,美团两度刷新纪录:20时45分日订单破亿,22时54分飙升至1.2亿单。巨大的瞬时峰值甚至导致系统过载触发保护机制,一度“崩溃”登上热搜。

淘宝闪购亦宣布日订单超8000万,日活用户突破2亿,并顺势启动了为期一年、总额500亿的补贴计划,加码竞争。

平台大手笔“烧钱”换市场,代价立现。财报承压、利润空间被挤压的预期,令资本市场风声鹤唳。

美团股价周一盘中跌超4%,触及近一年低位;京东、阿里港股亦同步走弱,纷纷创下阶段新低。三巨头合计占恒生科技指数权重超两成,指数受其拖累,已连续六个交易日收阴,被网民戏谑为“恒生外卖指数”。

外卖“补贴大战”的最大赢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平台补贴的狂欢下,茶饮股反而成了最大赢家。

今日,港股新茶饮赛道个股集体走强:茶百道盘中涨幅一度达15%,古茗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3%,奈雪的茶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0%,蜜雪集团盘中涨幅一度达7%,截至发稿前均保持显著涨幅。

这一现象在消费端得到印证。社交平台上,“0元外卖”、“0元奶茶”的晒单瞬间刷屏。瑞幸、蜜雪冰城、茶百道等奶茶品牌门店订单堆积如山,店员疲于奔命。网传有蜜雪冰城门店订单小票打印长度达三米,“店员忙哭”话题迅速发酵。

甚至被称为“外卖铲子股”(指为外卖提供必需品的供应商)的餐盒供应商恒鑫生活,今日也大涨超16%,走出“6连涨”。

补贴大战要到啥时候?

资本市场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当前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高盛数据显示,仅6月单季度,三巨头在外卖领域的总投资额就达250亿元,远超以往。

高盛最新报告指出,此轮价格战将持续更长时间,预计今年9月达到峰值,下半年出现拐点。报告预警三大巨头短期盈利承压:基准情形下,阿里外卖业务未来12个月将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EBIT利润将下降250亿元。拼多多因未直接参与竞争而相对受益。

报告推演了三种竞争情景:

情形一(基准情形)假设美团成功捍卫市场份额领先地位。基于用户忠诚度、配送网络优势和在低线城市的强势地位,美团将与阿里、京东形成5.5:3.5:1的市场格局。在此情形下,美团将牺牲短期盈利能力,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的EBITDA单价分别降至0.7元和0元,但长期有望恢复至1.0元水平。

情形二预设阿里巴巴通过持续500亿元投资获得重大市场份额。凭借淘宝即时商务与饿了么整合后的协同效应,以及淘宝平台2倍于美团和京东的日活用户优势,双方将形成4.5:4.5:1的双寡头格局,京东仍为第三名。

情形三假设京东凭借商户覆盖改善和15万全职骑手的投入,实现5:3:2的三方竞争格局。京东的外卖业务EBITDA单价将从2025年的-6.2元改善至长期的0.5元。

外卖大战的核心目的

高盛分析指出,此轮价格战的根本目标并非外卖业务盈利,而是通过高频外卖获取流量,交叉销售至高利润的电商和旅行服务。美团已验证该模式——其外卖用户向到店、酒店业务转化,创造了30%-40%的EBIT利润率。

数据佐证了高频业务的引流效果:2025年1-5月,淘宝App日活增长5000万至4.1亿,京东主应用日活增长5000万至1.7亿。京东尤其明显——其外卖用户已从100-130万增至170万,其中40%转化为电商客户。

高盛认为,将外卖亏损视为营销支出的策略虽带来短期利润冲击,但中期可能提升营销效率。预计阿里、京东有望在2027年将用户获取支出转至外卖补贴,实现适度盈利。到2030年,外卖配送和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将分别达2.4万亿和1.5万亿元。

报告维持阿里、京东、美团、拼多多"买入"评级,但下调部分目标价。随着美团优选退出18个省份,多多买菜预计吸收剩余库存,拼多多成此轮竞争中少数受益方。高盛判断,外卖投资亏损有望在12个月内见顶,为下半年股价拐点创造条件。

责编:杨天朗

一审:周杨

二审:陈永刚

三审:文凤雏

来源:财经连环话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