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7 16:12:2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7日讯(通讯员 罗浩 刘雨欣 马畅爽)近日,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志愿服务团队走进衡南县鸡笼村中心小学,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字印刷术“沉浸式”体验课。
“一版铅字,就是一段文明的传承。”课堂上,志愿者以整齐排列的木活字字模为教具,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活字印刷术的起源与发展。志愿者边操作边讲解,从拣字排版,到上墨覆纸,再到最后的拓印——每一个环节都引发了孩子们阵阵惊叹。教学环节别具匠心,孩子们在“文明拼图寻宝”游戏的引领下,兴致勃勃地在陈列的仿古梨木字盘中搜寻目标,“每个铅字都是智慧的密码,拼起来就是知识的大门!”当“心”“想”“事”“成”最终组合成词,孩子们脸上洋溢出兴奋与成就感。
在实践环节,孩子们挑选心仪的字模,在志愿者指导下,体验上墨、铺纸和拓印。志愿者黄皓东边示范边阐释:“力道要稳,墨色需匀,这不仅关乎技术,更体现了古人‘敬惜字纸’的文化敬畏。”最后,孩子们高高举起一张张印着清晰墨迹的宣纸,满脸上满是笑容。
“活字印刷的伟大,不仅在于它是四大发明,更在于它作为知识传播利器的划时代意义。”志愿者欧胜男表示,“将真正把文化传承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文明的基因深植于下一代心田。”
责编:周怡然
一审:周怡然
二审:彭国军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