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 向莉 覃滢文 张婷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6 15:45:50
新湖南客户端7月6日讯(通讯员 肖晓 向莉 覃滢文 张婷)7月1日至5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与无锡职业技术大学组成“三下乡”联合实践团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文化旅游广电局的支持下,分赴龙山县农车镇,苗儿滩镇惹巴拉村、捞车村,靛房镇石堤村及花垣县十八洞村,开展非遗技艺数字化采集、安全知识宣传及乡村发展调研,以校际协作推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7月1日,团队首站抵达苗儿滩镇惹巴拉村,对国家级非遗西兰卡普织锦技艺开展系统性采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代娥,现场演示反面挑织技法,团队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记录手部动线,结合织机三维扫描构建数字档案,将“心手相传”的织锦技艺转化为可量化的数字资产。
7月2日,团队来到农车镇农车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家族摆手舞代表性传承人张明光和其弟子符清文,演绎土家大摆手“单摆”“回旋摆”等经典动作,在跟随传承人学习体验摆手舞,感受土家风情之外,团队运用多机位4K影像与动作捕捉设备,精准记录舞蹈韵律及农耕模拟动作,同步完成传承人口述史记录,为摆手舞构建“动作模型+文化解读”的立体数据库。
7月3日,团队在靛房镇石堤村开展毛古斯舞采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代表性传承人彭南京,口述舞蹈背后的土家先民生产图景,其弟子彭英华代演粗犷舞姿,团队通过动作捕捉还原打猎、钻木取火等毛古斯标志性动作,结合视频拍摄留存“活化石”舞蹈的完整演绎过程。
7月4日,团队到苗儿滩镇捞车村采集省级非遗咚咚喹经典曲目,省级传承人彭继蓉展示十余种传统曲调及现代改编曲目,团队借助数字媒体技术记录竹材选材、乐器制作及演奏全程,为非遗资源库新增土家族音乐珍贵素材。
7月5日,团队走进花垣县十八洞村,向村民发放涵盖防溺水、防诈骗、用火用电安全的宣传传单,以案例讲解提升村民安全意识。其间,师生参观村展览馆与传统民居,见证十八洞村从脱贫到振兴的蜕变历程,为后续乡村发展研究积累经验。
湘西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跨校实践该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大学以“非遗数字化保护+乡村发展服务”双线并行,既通过科技手段为西兰卡普、摆手舞等非遗瑰宝构建“数字基因库”,又以安全知识普及与乡村调研践行高校服务社会职能,为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