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29届)湖南省计算机教育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举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5 17:00:1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5日讯(记者 张咪 刘韵霞 通讯员 刘强)75日,2025年(第29届)湖南省计算机教育年会暨学术交流会在湖南工业大学举行,省内外共计200余人参会。

本次年会湖南省高教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工业大学承办"智启未来・赋能教育"为主题,精心设计学术报告院长论坛板块。其中,“学术报告”板块邀请了省内外8名专家,从教学组织建设、思维培养创新、产教融合实践等方面,分享他们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体会。本次年会首次设立院长论坛板块,主要聚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课程体系重构、实验平台升级、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内容进行交流研讨

会上,中南大学教授陈志刚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让青年教师学以致“教”》为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特色教研室建设、教师核心职责、职业发展建议、教学与科研平衡、人际关系与资源平衡、应对挑战与终身学习等 6 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毛新军围绕《大模型融入教育教学的双面性》一题展开分享,以大模型辅助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为案例,系统阐述了大模型带来的积极一面。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战德臣以《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思维赋能创新人才培养》为题,讲解了大模型对大学教育和课程的影响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进行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思维教育等内容。湖南大学教授唐卓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以《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思考》为主题作报告,他表示,学界正积极探索人机协同教学、多模态大模型、知识模型构建等 AI 赋能教育的新模式教育需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变革培育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

武汉大学教李兵以《释放潜能——“AI+教育”的回归、重塑与升华》为题作报告,他系统介绍了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探索,为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与 AI 通识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湖南工业大学教授曹步清分享《基于知识图谱和 AI 智能体的地方高校数智化教学创新探索及实践》,他提出,数智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知识体系碎片化、教学效率不高、个性化学习不足等问题,知识图谱与 AI 技术的融合可构建结构化研究性知识网络,推动计算机教学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计算机教育教学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分社分社长王康围绕《人工智能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题展开分享,从课程和教材建设的视角,介绍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人工智能专业教育、人工智能数字教材建设以及人工智能数智化平台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各高校的课程和教材建设提供参考。比邻星科技技术总监文懿崧有着十余载 AI 和机器人控制算法研发经验,他以《AI 和智能机器人技术概述与人才培养实践》为主题,剖析 AI 技术发展趋势,解读热点产业现状,阐述前沿技术进展, 并对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

今年是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一年,也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年。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具体实践是应对AI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挑战的积极回应;更是推动我省计算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湖南省⾼教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定期主办的⼀年⼀度湖南省计算机教育年会暨学术交流会紧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发展形势充分发挥学会的 “桥梁 “纽带作⽤ 为⼀线教师提供交流平台,推进⾼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 下一步,学会将与湖南省⼤学计算机教指委协同开展⼯作,在A I赋能⾼等教育的新形势下积极推进计算机教育改⾰在教学成果培育、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教改论⽂ 教改项目、教学⽅法改⾰等⽅⾯做好引领培育指导

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湖南工业大学拥有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完善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该学院拥有智能信息感知及处理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湖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业物联网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数据智能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感知与网络化控制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该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校际联动,共同破解计算机教育中的难点问题,为培养适应未来科技变革的卓越人才贡献智慧。

责编:张咪

一审:张咪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