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普法接地气,凤凰法院将放火案庭审“搬”到苗寨

梁飞燕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4 16:46:20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梁飞燕

7月2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禾库镇红安社区的广场上,一场特别的庭审正在进行。凤凰县人民法院将法庭“搬”到这里,用苗汉双语审理一起备受关注的本地工厂工人放火案,让法律走出庄严的审判庭,走进群众生活,在服务企业发展与维护苗乡和谐稳定中发挥独特作用。

巡回审理现场

劳资误会引发酒后泄愤,庭审详解法律后果

本案的被告人吴某某,2025年春节前到位于禾库镇安置区(湖南省最大的精准扶贫集中安置区)内的凤凰县咏昌达手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咏昌达公司)务工,其因误认为未收到务工工资(实际上公司每月都按时将工资转入到了吴某某的工资账户内),遂心生怨恨,为泄私愤便于一个饮酒后的夜晚,在公司的工厂生产车间内实施了放火行为。

庭审中,法官通过苗汉双语,清晰还原了案件发生的全过程,详细解读了放火罪的构成要件以及被告人吴某某行为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公共安全造成的严重危害,被告人吴某某对公诉机关的指控认罪认罚。“即使是因为劳资纠纷,也不能采取放火这种极端方式,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更会让自己受到法律的严惩。”检察官、法官在庭审中特别强调,引导在场群众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

法官用苗汉双语进行庭审

庭审现场搬进社区,四级代表全程监督​

此次活动不仅邀请了省、州、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共5人到场进行全程监督旁听,更吸引了300余名村组干部、咏昌达公司职工以及周边村民前来旁听,让原本严肃的刑事庭审变成了一场贴近群众的法治公开课。

考虑到当地苗族群众居多的特点,庭审过程中,法官全程采用苗汉双语交替进行,从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到被告人最后陈述,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明了,既维护了被告人吴某某(苗族)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权利,又确保了在场的群众都能听懂庭审内容,真正实现了司法公开的“零距离”。​

邀请省、州、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到场进行全程监督旁听

法治教育成效显著,服务企业护航营商​

此次苗汉双语巡回审理,以“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现场普法。凤凰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沉浸式”法治教育,打破了传统普法的时空限制,将个案审理转化为面向工厂工人和苗乡群众的法治公开课,真正实现“审理一案、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同时,通过对破坏企业生产经营犯罪行为的打击,向社会传递了司法机关护航企业安全生产的坚定态度,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服务辖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守护群众安居乐业贡献了法院力量。

现场旁听的咏昌达公司员工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通过庭审深刻认识到,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绝不能触碰法律红线。周边村民也在旁听后表示,今后会更加注意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防火安全,同时也会向家人和邻居宣传相关法律知识。“企业没有安全感,咱们老百姓哪来的幸福感。”村干部们表示,会将此次案例作为普法宣传的重要素材,在村里开展更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营造企业携手百姓共创美好生活的良好环境。

“企业发展得好,才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日子火起来。本次巡回审理,凤凰法院通过守护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苗乡群众的幸福生活筑牢根基,让法治力量守护千家万户的民生温度。”参与旁听的省人大代表隆琴评价。

300余名村组干部、咏昌达公司职工以及周边村民参与旁听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