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强基砺“四力”,湖师大锻造数智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刘镇东   湖南日报   2025-07-04 16:32:57

湖南日报通讯员 燕道成 段峰峰 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近日,第三届湖南省新闻传播学会“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践行者”征文活动在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启动。作为湖南省首家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铸魂之基,构建起以“锻造数智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形成四大支柱协同支撑的育人模式,彰显了在相关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顶层设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育人全过程

学院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核心,通过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红色文化浸润等途径,推动理论内化为学生职业信仰。例如,组织学生参与“湘江北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见习营”,深入乡村记录基层实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

在课程设置上,学院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新闻伦理与法规”等课程,且在全国率先开设《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解读》。同时,邀请业界专家举办讲座,分享实践经验,并通过社会调查、基层报道等活动,强化学生政治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四力”锻造:数智时代核心竞争力培育

学院聚焦叙事力、技术力、传播力、研究力四大核心能力,构建动态化培养路径。

叙事力是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融合新闻叙事”等课程夯实基础,结合官方媒体报道实践与叙事比赛,提升学生故事创作能力。技术力是开设“智能媒体传播”“数据新闻”等课程,与湖南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发AI新闻生产实训项目,依托新媒体实验室,培养学生从数据抓取到内容生成的全流程技能。

传播力是教授多元传播渠道运用技巧,通过主流媒体实习、国际传播项目参与,提升学生在复杂舆论场中的传播效能。研究力是搭建学术平台,邀请学者举办研讨,设立科研项目与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媒介融合与意识形态安全”等课题研究,推动学术创新与智库服务融合。

协同机制:构育人共同体

数智时代,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扎实构建协同培养体系,凝聚育人合力。通过部校共建、学科交叉、校媒合作、校际交流等,促进学术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和知识面。

近三年来,学院研究生获省级以上奖项120余项,就业率达98%,其中35%进入主流媒体,25%赴国内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例如,2024年,研究生原创戏剧作品《新定军山》获得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博士研究生李菲的《数字时代老年人的媒介化生存研究》获全省新闻传播学第一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学院经验被写入《湖南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白皮书》,并受邀在“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长论坛”作主旨发言,部分高校借鉴其“四力”培养模式,启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改革”。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魂,以“四力”培养为纲,构建起“理论—实践—创新”的育人生态。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协同培养机制,推动新闻教育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为中国新闻事业锻造更多“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卓越人才。

责编:刘镇东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