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可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3 22:08:37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可心
湖南多山,四季分明,食材应季节而变化,味道以“辣”为魂;海南环海,全年湿热,食材依赖海岛资源,口味以“鲜”为要。
当湘“辣”邂逅琼“鲜”,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7月8日至9日,2025味道湖南暨第二十届湘菜美食文化节将在海南海口举行。“内陆烟火气”与“海岛热带风”,即将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美食对话。
不吃辣的海南,也有湘菜一片天
海南人的口味,以清淡为主,白斩、清蒸、清炖、净涮是最为经典的烹饪方式。对比湘菜的重油重色、香辣火爆,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推广湘菜,为何去海南?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海南这样吃辣不“狠”的省份,湘菜早已撑起了一片天。
海南特区成立之初,百万湘人南下创业,也将湘菜传播到了海南。
海南人口结构多元,外来人口占比较大。外地人又以湖南、四川、东北人最多,这些地区的人普遍能吃辣,为湘菜行业带来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早在20世纪90年代,海南就出现了一批至今仍然活跃在市场上的湘菜品牌。从最早的“爱晚亭”湘菜馆,到后来的“湖南人”“三湘人家”“毛家饭店”“荷塘月色”等众多湘菜馆在海南相继开业。
海南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会长陈恒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南有超8000家湘菜餐饮门店,在海南外来菜系中门店数量最多、发展势头最快、影响最大。
随着人们愈发重视健康饮食,湘菜重油重盐的特点逐渐成为湘菜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此,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减油减盐”健康新湘菜的倡议,旨在推动湘菜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在海南扎根的湘菜馆,在传承经典湘味的同时,巧妙融入了琼岛特色——减辣降油、增鲜提香,让湘菜在保留本真的同时更贴合海南人的味蕾。
小湘旺是海南湘菜餐饮的先锋品牌之一。在坚守“鲜、香、辣”湘味灵魂的同时,小湘旺创始人李建林更以创新融合见长。
比如传统的海南文昌鸡,经过改良后以“白斩+香煎”双拼的形式端上海南人的餐桌;湘菜中剁椒鱼头甚为经典,他却改用水煮鱼头来呈现湖南鱼肴的至鲜。
“湘菜对于食材的应用广泛,而海南物产丰富,讲究新鲜食材和菜品本味,二者之间形成了融合互补,这对我们在海南发展湘菜是一大优势。”李建林说。
湘味,承载着湖湘文化悠久绵长的厚重底蕴。如今,在湘菜出湘的步伐中,又重新赋予了其“兼容并蓄”的时代底色。
湘味琼味携手,朝国际范乘风破浪
凭借着香辣、鲜爽味,湘菜征服了广大消费者的味蕾。全国菜系中,湘菜市场份额占17.6%,位居八大菜系前列。
如今,在海外邂逅火辣鲜香的湘味,也已不是新鲜事。
在日本东京都台东区,鳞次栉比的日本餐馆招牌中,一家名为“味上湘菜馆”的餐厅门前排起长龙;“农耕记”“湘香湖南菜”在东南亚均已开出10家以上连锁店;“小食候湘”“彭厨”“宴长沙”等走出国门,面向全球布局,湘菜品牌越擦越亮。
湘菜产业作为湖南的重要文化象征,其规模正在持续扩大,并加速走向国际舞台。数据显示,湘菜产业链的年产值已突破6000亿元大关,境外的湘菜馆数量已接近2000家。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繁忙的新海港码头。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湘味琼味,如何携手走出高端化、国际范?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东风,正为它扬起风帆。
海南是我国入境免签政策覆盖面最广的地区之一。今年以来,海南出入境旅客超百万人次。
大量国内外游客来到海南,将为湘菜提供广阔的高净值消费客群,有利于湘菜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国际、国内客流的涌入,也为海南带来世界各地的菜品元素。湘菜与其他菜系在海南融合交汇、借鉴学习,也能激发游客对湖湘文化的好感度、认同感,带动湖南文旅等行业发展。
海南正在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酒店、高端餐饮品牌,打造高品质的消费场景。湘菜企业也可入驻高端酒店、商业综合体,通过优质的食材、精湛的烹饪技艺及独特的文化氛围,打造高端新派湘菜品牌,实现湘菜从传统大众餐饮向高端餐饮的跨越。
作为我国唯一的自由贸易港,海南最核心的政策机遇就是低税率、简税制。在这里,湘菜企业可以用更低成本获取国际化高端食材,这对湘菜提升菜品档次、开发高端菜品等都有积极推动作用。
当三湘大地的火辣热情,遇见南海之滨的开放包容,当千年湘菜的醇厚底蕴,融入自贸港的时代新潮,湘菜正借助海南自贸港的滚滚海浪,驶向更加广阔、充满希望的蔚蓝之海。
责编:王亮
一审:王亮
二审:胡宇芬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