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中医医院:党建引领聚合力,军民情深暖人心

  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07-03 17:49:50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朱孝勇6月22日,对于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宋友才老爷爷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午后1时许,宋爷爷像往常一样在村中悠然散步,不小心脚下打滑,重重地摔倒在地。刹那间,剧烈的胸背部疼痛如潮水般袭来,让他难以起身,情况万分危急,家人赶忙拨打了急救电话紧急送往汝城县中医医院。

幸运的是,汝城县中医医院为退役军人开辟了“绿色通道”。老人一抵达医院,便迅速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骨伤二科(神经、脊柱外科)、内二科(心病科、老年病科)、放射诊断科等多学科团队第一时间启动会诊机制。仅用1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CT检查、心电图、血常规等全套术前评估。然而,诊断结果却让人揪心不已:胸6、胸7、胸11椎体压缩性骨折伴严重骨质疏松,左侧肋骨骨折、双侧血气胸……

“血气胸、凝血功能障碍等”如此复杂的伤情,对于一位高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位情况棘手的患者,骨伤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县勇深知责任重大。传统的开放手术对于这样高龄且伤情复杂的患者而言,风险极高,几乎是“禁区”,稍有差池,就可能危及老人的生命。

骨伤二科团队迅速联合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展开了一场深入讨论与评估。经过反复权衡、综合考量,最终决定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方案。

18时40分,手术准时开始。在C臂机的实时引导下,张县勇主任凭借着20余年丰富的脊柱外科临床经验,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仅用时50分钟,就成功完成了三个椎体的穿刺与骨水泥填充,而全程出血量竟仅有1毫升。这堪称“中医速度”的高效救治,不仅彰显了医院雄厚的技术实力,更让人们看到了医护人员为挽救生命分秒必争的坚定信念。

手术的成功,是医院精湛医术的有力见证,而术后的护理,则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伯伯咳嗽的时候,我们都得格外小心,轻轻扶着他的胸背,就怕肋骨错位加重肺损伤。”护士长何秋秀语气中满是关切与心疼。

为了让宋友才老爷爷尽快康复,医护团队专门为他量身定制了“全周期精细化照护方案”。康复治疗师每天都会准时来到病房,耐心地指导老人进行呼吸训练,帮助他一点点恢复肺部功能;责任护士如同守护天使,24小时坚守在老人身边,密切监测着他的生命体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变化;医生们还会与家属沟通协作,根据老人的病情,精心调配高钙膳食,只为助力老人的骨骼更好地愈合。

从挂号、检查到住院,医院更是贴心地安排专人全程陪同,真正让家属省去了后顾之忧,连缴费取药都不用跑腿。宋友才老爷爷的孙子宋某感动不已,由衷地感叹道

其实,这样贴心周到的服务,并非偶然,而是汝城县中医医院长期以来深耕拥军工作的必然成果。“军人保家卫国,我们守护他们的健康。”医院党委书记陈志强的这句话,质朴而坚定,道出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也成了医院拥军爱军工作的生动写照。

2025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党委书记陈志强手捧鲜花,带领骨伤二科的医护人员,走进了宋友才老爷爷的病房,为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

病房里,宋友才老爷爷眼眶湿润,他紧紧握住陈书记的手,激动得声音颤抖:“当年在战场上,我靠着信念扛过了枪林弹雨,如今,我相信你们的医术,更相信家乡人的这份情谊!”

未来,汝城县中医医院将继续在党建的引领下,秉持着这份温暖的人文关怀,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他们将以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更贴心的服务,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让军民鱼水情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这份深厚情谊在岁月的长河中绵延不绝、代代相传。

责编:洪学智

一审:洪学智

二审:张丽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