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黄沙坪 果香漫千山

黄文渊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3 17:01:26

/黄文渊

青瓦黄桃相应趣,黄沙坪里果香浓。

踏入凤凰县黄沙坪村,仿佛走进了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村前清澈的溪流蜿蜒而过,倒映着岸边葱郁的绿树和远处黛青色的山峦;村中,错落有致的传统土房保存完好,青瓦黄土处处彰显着苗族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村后,绵延起伏的青山层峦叠嶂,漫山遍野的果树林郁郁葱葱,宛如绿色的海洋。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不仅赋予了黄沙坪村如诗如画的美景,更为水果种植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初夏的果园里,沉甸甸的桃子压弯了枝头,红的像火,黄的似金,粉的若霞,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

果农们穿梭在果树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手持剪刀,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果实采摘下来,轻轻放进竹筐。“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你看这桃子,个头大、颜色好,口感更是没得说!”果农大姐捧着一个硕大的黄桃,笑得合不拢嘴。

“绿水青山”如何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黄沙坪的破局之笔,在于将分散的甜蜜凝聚成链。村支书吴合先介绍,村里进行资源整合已经十多年通过引入农技专家精心指导,大力推广无公害生态种植技术。同时,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坡坎梯田见缝插“果”,将原本单一的果园连接成一条贯穿村寨、四季飘香的“十里水果长廊”,巧妙串起生态风光与甜蜜产业。

黄沙坪村水果产业的蓬勃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多年前,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土地大量闲置,村庄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两委”班子经过深入调研,决定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产业。村支书吴合先带头引进了中华桃王、锦绣黄桃、八月脆桃等多个品种,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合先一号”红桃新品种,也就是如今声名远扬的“凤凰红桃”。在他的示范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水果种植的行列中来。

为了提升水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黄沙坪村成立了福香馨农民水果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指导。合作社制定了严格的种植标准,坚持施用生态肥,采用人工除草,不打除草剂,确保水果绿色、生态、环保。同时,邀请农业专家定期到村里开展技术培训,为果农传授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如今,全村水果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桃子品种包含黄桃、红桃、蟠桃等,还培育出了夏桃、秋桃、冬桃,真正实现水果吃三季,年产量达数10万斤

不管季节如何变换,黄沙坪村都是果香四溢,硕果满枝。但这馥郁芬芳所承载的,远不止一季的丰饶。它清晰地勾勒出一条古老村落如何凭借自然禀赋,以特色水果为媒,贯通种植、仓储、物流与销售环节,在莽莽群山中奋力闯出的产业兴村之路。

当传统村寨的炊烟与现代产业链条深度融合,当青年人的梦想在祖辈耕耘的土地上拔节生长,黄沙坪的蜕变便具有了超越一村一寨的深意。它有力地证明:那些深藏于绿水青山间的宝贵物产,一旦被智慧与坚韧编织入现代经济的经纬,便能释放出驱动一方振兴的磅礴力量

随着水果产业的发展壮大,黄沙坪村积极探索多元化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的线下批发、零售,还大力发展电商产业,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将新鲜采摘的水果销往全国各地。为了让消费者品尝到最新鲜的水果,村里建立了冷链物流体系,确保水果在最短时间内送达客户手中。如今,“凤凰红桃”“黄沙坪黄桃”等品牌逐渐打响,产品供不应求,甚至远销海外。

水果产业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每到水果采摘季,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来到果园帮忙,每天用工量可达数十人。

“下一步,我们想依托丰富的水果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水果采摘、农家乐、民宿等特色旅游项目。游客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新鲜美味的水果,还能体验到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感受浓郁的苗族风情村支书吴合先满怀信心地说,同时,我们将继续扩大水果种植规模,引进更多优良品种,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让黄沙坪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浪漫古韵与清新果香在这里交融,传统村落与现代产业在这里碰撞。这满山的甘甜果实,既是大地对辛勤耕耘的慷慨回赠,更是新时代苗乡儿女用双手和智慧写就的、充满希望的田野诗行。黄沙坪村正以水果产业为引擎,以乡村旅游为翅膀,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展翅高飞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