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黔三省土司遗址“结盟”,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金三角”

杨元崇 向飞卿 余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3 15:33:31

湖南日报贵州遵义7月3日电(全媒体记者 杨元崇 通讯员 向飞卿 余飞)今天,在中国土司遗址成功申遗十周年之际,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协议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签署。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屯三大世界遗产地正式建立联动机制,标志着我国土司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协同发展新阶段。

此次联动机制的建立,源于10年前的7月4日,湖南省永顺县、湖北省咸丰县、贵州省汇川区组成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8处世界遗产,这是三地共同的荣耀与责任。

成功申遗十年来,三地在遗产保护、学术研究、旅游开发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面临资源分散、展示形式单一等问题。

这份《中国土司遗址世界遗产地联动机制(试行)协议》以“六大共筑行动”为核心,通过价值共研、保护共商、活动共办、宣传共推、资源共享、发展共谋等创新举措,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构建跨省协同保护新格局。三地将共同建立召集人制度、联席会议机制,并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协作平台。

根据协议,三地将联合推出系列创新举措,文化研究方面:共建学术交流平台,联合申报研究课题,定期举办博物馆文化交流;遗产保护方面:建立监测联席机制,探索统一保护标准,共享保护技术与经验;文旅融合方面:推出“土司文化研学季”,打造“一票通”旅游产品,设计跨省主题旅游线路;品牌建设方面:共同设计统一标识,拍摄联名纪录片,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这将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

该机制还特别注重科技赋能,三地还将探索智慧景区建设,推动协同发展,延伸土司文化产业链,构建“一处游览、全域联动”的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土司遗址从单一遗产点向复合型文化旅游目的地升级,进一步提升中国土司文化的影响力,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新路径。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