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为墨,花屋村打造农旅融合实景画卷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3 16:03:29

//视频/魏柯 徐远钢 刘海洋 冷亮宏 刘卓衡 唐超娜

在祁东县风石堰镇北部,一座由原花屋、田家、元木、山溪四村合并而成的村落——花屋村,正以山水为墨、产业为笔,勾勒着乡村振兴图景。

花屋村党群服务中心。

这座距县城18公里、总面积15.8平方公里的村庄,不仅坐拥“牛婆屙尿”瀑布群、“小九寨”生态溪谷等13处自然景观,更以耕地848.82亩、林地22074亩的资源禀赋,成为祁东农旅融合发展的鲜活样本。

荷花池四季景观带。

今年5月,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入驻后,以“兴业惠民、花繁屋暖”为愿景,推动山水资源与产业深度融合,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村子要发展,思路是关键。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宜胜介绍,入驻首月,工作队便通过走访调研制定了“一核两带三基地”发展思路:以牛婆屙尿瀑布为核心打造生态观光区,沿30亩荷花池打造四季景观带,依托百亩空地与月亮谷打造休闲露营带,同步升级黑猪养殖、黄牛繁育、黄精油茶种植三大基地,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工作队与村干部交流发展计划。

彭晓林为代表的党员骨干,发起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带动100余名村民加入,其中脱贫户35户,建成25亩养殖基地,年均出栏黑猪1500头。

晓林黑猪生态养殖基地。

张友生则牵头成立月亮谷生态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累计投入600余万元流转土地山林200亩,打造集生态旅游、户外团建、餐饮民宿于一体的综合业态,被评为湖南省乡村旅游三星级农庄

在黄精种植园,村民刘宏亮、刘中平正悉心打理着10亩黄精苗,亩产预计6万元,通过“九蒸九晒”加工后产值能翻三四倍。

黄精种植园。

此外,油茶基地里农户采摘的茶果、生态黄牛养殖场里健壮的牛群等,一个个特色产业如繁星般点缀在花屋村的山水间,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牛婆屙尿”瀑布群是花屋村农旅融合的核心景点,依托白河流域优良的水质与生态环境,形成了“小九寨”瀑布群等特色景观,还打造了月亮谷生态园等旅游载体。虽设施齐全,但承接游客等外来人员的能力依旧有限,工作队在调研后,将观景设施陈旧、民宿床位短缺等问题列入“我为花屋办10件实事清单”。

“牛婆屙尿”瀑布。

据了解,花屋村正推进游客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滴水崖”“水帘洞”等13处景点打造环线旅游线路,并计划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提升服务品质让游客留下来、玩得好。瀑布群的开发不仅让“养在深闺”的自然景观成为“吸金”资源,更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从事餐饮、住宿等服务业。

“牛婆屙尿”瀑布。

在发展路径上,花屋村坚持“双轮驱动”。农业板块以“花屋黑猪”为地理标志品牌,辅以黄精、油茶等林下经济作物;旅游板块则围绕瀑布群核心资源,构建“景点观光+体验消费+农产品销售”的产业链。这座曾经人均耕地不足0.5亩、增收无门的小村庄,早已蹚出一条增收新路子。特色农产品和山水美景,是自然的馈赠,也是花屋村的致富产业,更是村民钱包里跳动的分量。

花屋村风光。

除发展产业外,花屋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也落到了实处。“路灯有了,自来水通了,村子美了,日子也甜了”,村民的感慨背后,是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筑牢民生根基的实干担当。

山溪大院。

文体广场上篮球赛火热上演,荷塘栈道上游客打卡留影,民宿院落里笑声阵阵,一幅幅“业兴、村美、民富”的画面将在花屋村徐徐展开。正如村口瀑布群奔流的溪水,花屋村正以山水为媒、以产业为魂,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奔涌向前,等待更多人共绘“花繁屋暖”的美好新篇。(实习编辑 曹盈盈)

责编:陈彰唯

一审:陈彰唯

二审:陈大勇

三审:陈英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