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沅澧育新人——常德科技职院打造文旅人才培养新高地

  湖南日报   2025-07-03 06:43:35

董国华 卓 萌

闪耀过“世界稻源”的文明曙光,承载着“世外桃源”的东方理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常德,正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培养既懂文化传承又具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以专业整合为突破口,非遗生产性保护为特色路径,产教融合为育人根基,探索出一条服务地方文旅产业升级的特色发展之路。

专业整合

构建文旅融合育人新格局

柳叶湖的潋滟、桃花源的幽深,经由艺术设计系学生加工,化身简约的线条色块,跃然于明信片与帆布包之上。“马蹄玉臂藕”等十道常德钵子菜创新菜式,在旅游管理系学生介绍中,生发出更浓郁的沅澧风味……常德科技职院2024“潮起朗州”教学成果展现场,学生技能作品吸引众多来宾驻足。

这场打破专业壁垒的联合展示,是学校整合旅游管理系与艺术设计系的一次大胆探索。

面对文旅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常德科技职院以结构性变革破局。学校党委决定,将旅游管理系和艺术设计系整合,新建智慧文旅学院,推动两系实质性融合,相关专业之间实现课程共享与项目联动,构建起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渔歌谣》系列服装作品成为这一变革的生动注脚:服装设计融入湖湘非遗扎染技艺,通过鱼鳞纹、螺旋纹等传统纹样,艺术化呈现洞庭湖波光潋滟的意境。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则为作品提供文化解说与市场推广方案,实现“创意+运营”的无缝衔接。

融合正从展示深入教学内核。该校开发“设计思维+旅游营销”“非遗技艺+餐饮管理”等跨专业课程模块,让学生在常德河街、桃花源等真实场景中协作攻关。

“整合非简单叠加,而是重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用设计思维提升旅游产品价值,以旅游视野开拓文化创意的市场空间。”该校一位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阐释其深层逻辑。这一实践精准呼应湖南省投入33亿元的湖湘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彰显着地方院校服务区域发展的敏锐与担当。

文化传承

激发文旅融合特色新动能

走进常德科技职院的实训教室,蓝白扎染布料垂悬如瀑,陶艺拉坯机赋予泥土生命……在这里,一项项非遗技艺早已超越了静态保护的范畴,成为驱动文旅人才培养的创新引擎与特色标识。“非遗进校园+创意转化”的特色育人路径悄然成型。

旅游管理系中餐烹饪专业的“非遗非常潮”项目,是这一路径的成功实践。师生对省级非遗常德钵子菜进行创新研发,推出“迎宾三凉碟”等十道新派菜品,既保留传统烹饪精髓,又融入现代健康美学理念,赢得行业高度认可。学生在掌握技艺的同时,悟透其承载的文化密码。

艺术设计系的非遗生产性保护更具当代性。《常德印象》系列文创以矢量插画解构桃花源、壶瓶山等文化地标,赋予传统意象以青春表达;蓝印花布、铜器錾刻等元素被转化为现代生活用品的设计语言,在传统与现代间架设沟通桥梁。

“我们培养的不仅是技艺守护者,更是能用当代语言讲述常德故事的文化创新者。”学校负责人强调,其育人目标在于激发对传统的敬畏与创新热忱。这一理念使学校成为区域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前沿阵地。

面向未来,该校更是聚焦“文旅+非遗+科技”融合趋势,为区域文旅产业由“流量驱动”向“技术赋能”转型铺设人才基石。去年,该校申办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今年新办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直指“非遗传承+商业创新”,聚焦旅游文创、IP衍生品设计及品牌策划运营。课程体系亦同步革新,一方面嵌入湖湘非遗与本土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强化数字驱动,注重文旅产品的数字化呈现与传播效能提升,开发“桃源绣数字活化”、“常德丝弦虚拟展演”等课程,实现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为湖湘文化品牌注入崭新活力。

产教融合

贯通文旅人才成长新路径

傍晚,常德河街灯火初上,旅游管理系学生向游客讲述穿紫河蝶变的生态故事。不远处的文创店铺,艺术设计系学生设计的沅澧水文化主题文创,吸引游人驻足……常德科技职院构建“校地企”协同育人网络,将课堂延伸至真实场域,产教融合打通文旅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

课堂即工坊、作业即产品。“真题真做”的实践模式,使学生能力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学校与常德市餐饮协会、头部文旅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行业专家深度参与课程开发与人才评价。2024年教学成果展特邀文旅部门、餐饮协会及20余家企业现场“检阅”,学生作品直面市场淬炼,确保教育过程与产业前沿同频共振。

融合的深度更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同制定。借鉴同类高职院校“校镇(村)共生”经验,该校与城头山旅游景区共建实践基地,围绕农耕文化研学旅行开发特色课程。学生直接参与景区陶艺体验项目设计、研学路线规划,学习成果即时转化为旅游服务产品。于桃花源建成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桃花源旅游公司创新“三进三出”实战培养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产教融合非简单实习,而是让产业需求成为教育改革的导航仪。”一位校企合作负责人道出其核心价值。这一机制成效卓著,使得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稳定在95%以上,成为服务地方文旅产业的生力军。

该校合作网络持续拓展深化——2023年12月,与中国常德诗墙、市文化馆等六家展馆签订馆校合作协议;2024年初,依托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联合常德经投集团申报市域产教联合体;3月与桃花源管委会共建“桃花源文旅产业学院”;4月在常德诗墙建成“双师型”教师实践基地;5月牵手温德姆、万豪等国际酒店集团。目前已与13家文旅企业建立多维度合作。

朗州春深育匠才,职教新篇破壁开。常德科技职院正以专业整合打破学科藩篱,以非遗生产性保护贯通古今血脉,以产教融合接驳市场脉搏,扎根沅澧,服务三湘。这条紧扣地方文旅产业升级的特色育人之路,不仅为“桃花源里的城市”锻造着懂文化、善创新、能实战的生力军,也为职业院校服务区域发展提供了可资镜鉴的常德方案。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7月3日07版

责编:马曼雅

一审:马曼雅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