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被子”故事进课堂,湘南学院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新路

    2025-07-02 20:29:01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家璇

如何将丰厚的湘南地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湘南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积极探索将本地红色文化、历史传统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系统梳理资源,构建地方特色教学库

湘南学院发挥多学科优势,联合郴州市委党校、市教育局及中小学骨干教师,对区域内红色遗址(如湘南起义旧址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盘王节、嘉禾伴嫁歌等)、历史名人及传统习俗进行系统挖掘、整理与学术阐释。学院教师团队编写了《湘南起义研究》《湘南红色文化概述》《郴州好故事》等系列地方特色思政辅助教材,将理论内容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乡土故事与文化体验,为区域内各学段思政教育提供了扎实的内容支撑。

一系列湘南地域文化研究著作

针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衔接问题,湘南学院联合郴州职业技术学院、苏仙区委区政府共同成立“湘南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联盟”。联盟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与师资培训班,组织大学学者、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备课,依据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对“711功勋铀矿”、“半条被子”故事等文化资源进行梯度化教学设计。学院思政课教师常态化深入本地中小学开展示范教学,同时遴选优秀中小学生走进大学参与文化工作坊、红色剧目排演等实践活动,促进资源与教学方法的双向流动。

“湘南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联盟”揭牌仪式

强化实践育人,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

湘南学院注重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设计推广多条覆盖大中小学的“湘南文化主题研学实践路线”,组织学生前往汝城沙洲村、宜章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等历史现场开展沉浸式学习。学院还支持指导中小学建设具有湘南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与社团活动(如“理润苏仙”理论宣讲、“星火”系列队课等),让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日常。近三年来,相关项目惠及本地大中小学师生逾万人次。

“湘南地域文化是滋养青少年精神成长的重要资源,”湘南学院党委书记邹宏如表示,“作为扎根地方的高校,我们有责任做好文化的传承与转化工作。”湘南学院的实践表明,深挖地域文化资源,是地方高校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与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责编:刘家璇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