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文苑(226)|宣纸上的“光合作用”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2 19:25:27

宣纸上的“光合作用”

——贺祖元西双版纳写生笔下的生命天籁

文|李

(画家贺祖元在西双版纳写生)

2025年孟夏清晨,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薄雾似纱,雨林秘境在晨光中沉睡,画家贺祖元又来到这里,指尖的墨色,仿佛刚苏醒的精灵,在叶缝间跳动的天光嬉戏,薄宣纸上此刻也似乎有了呼吸的肌理,承载了一场无声的生命交响,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写生,而是一场艺术的“光合作用”贺祖元以当代水墨为脉,用行走的笔迹虔诚地践行着“师法自然”的古训。

写生作品《冠上有福》四条屏(4×138×35cm)

身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娄底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的贺祖元已是第三次到西双版纳植物园写生。雨林八十天的滋润成为他散锋浸润笔墨蜕变的温床贺祖元蹲下来俯看鹿角蕨奇异分叉的叶子上星星点点的孢子囊群,工笔用尽最细致的耐心抬头仰望望天树,那树干刺破苍穹的身姿,还有古榕树下垂的气根,他一气呵成,淋漓痛快地去挥洒泼墨。如偶遇舞蹈般的花草在风里揺曳,就像欢迎画家们到来的无声的旋律幽谷深藏的地涌金莲,金灿灿的佛焰苞在地底冒出来,像一瞬就定格的圣光。 一切一切的美景让贺祖元用他的“卷云皴”,浓淡相间在纸上调合晕染,硬生生把山石变成云涛,氤氲起雨林特有的雾气迷蒙。青绿设色也别具一格,他从雨林的本色中淬炼。还有,火焰花燃烧般的橙红,鸽子树盛开时满树的洁白“飞鸽”圣洁碧色浓郁如翡翠凝结的汁液,金色灿烂似熔化的阳光流淌一一散发着神秘而浪漫,一一在他笔下演变充满湖湘气韵的华光。

写生作品 《南国春更早》(248×129cm)

这哪里是视觉的盛宴呢,分明是一次文化根脉的深潜啊。白天,贺祖元跟擎天柱一般的望天树、散发着幽香的缅桂花、奇异诡谲的猪笼草这些奇花异木对话夜晚,在摇曳的灯火下读《湖湘壁画》。屈原诗里的香草之气,似乎穿越了千年,弥漫在纸上。千年艺术瑰宝马王堆帛画的飞舞,千年敦煌壁画的层层晕染,都悄无声息地被他融入到笔端。 于是园子里的鹿角蕨叶、挺拔入云的望天树,便在他的《鹿鸣深山春》墨海青花各自春里化作了灵动的湖湘精灵,在《仙韵琴声》花间秘语里,随风轻舞的跳舞草、圣洁如莲的地涌金莲,也凝结成家乡娄底的精神图腾。贺祖元践行着自己的箴言“传统文化要钻进去,更要延伸出去宣纸上,中华美学的古老根系正在让他汲取着当下的养分,悄悄地发了新芽。

写生作品《仙韵琴声》(248×129cm)

涟水的烟波孕出了贺祖元笔下的灵根,看他在画里把石榴劈开,一捧赤玉滚得满盘都是那溢出来的欢喜就是满满的盈丰鸡冠花笔挺,那抹红焰似的花冠就像猎猎飘扬的旌旗,张扬着不可一世的孤傲气度火焰花自枝头坠下,瓣片厚实得像是浸染了朱砂,其势烈烈,仿佛要把画纸点燃,紫藤千变万化,清气流转,就像是幽谷中泠泠作响的流泉贺祖元深谙写生要写魂的道理他笔下的根茎早已扎进传统之沃土:有石涛混沌初开、元气淋漓的宇宙气象有八大山人孤绝空灵、直指本心的禅寂境界更有“天人合一”哲理穹宇之下,个体生命脉搏与宇宙宏大节律的深层共振。 看他的紫藤老干,笔法如篆籀古意,逆锋涩行,笔势顿挫之间仿佛龙蛇隐现,一笔之中便有开天辟地的宇宙线纹,飞白之处似乎藏有雷霆万钧之力,藤花点簇,墨色氤氲变幻,浓破淡,淡融水,水气蒸腾,把“天地之气合而为一”的古老哲思化作可视可感的笔墨韵律,一枝一叶都是宇宙元气的凝结奔流。

写生作品《盛世欢歌》(248×129cm)

贺祖元在西双版纳创作了200多幅写生作品,分析其特点,首先让人感受到的便是八大山人的精魂。他西双版纳写生作品在于“空”中有宇宙,“简”中有惊雷他笔下的那一只傲立在石榴枝头的孤鸟,背后一大片留白,便是回应这份孤绝的回应。那一片空白,并不是无物,它是“道”所在,是虚室生白、吉祥栖止之地,是万物负阴抱阳的生命律动得以蒸腾、回旋的大地,贺祖元以简驭繁,让宇宙的气息在纸上自由地呼吸。

写生作品《墨海青花各自春》四条屏(4×138×35cm)

贺祖元西双版纳写生作品让人感受最深就是“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生活图景。石榴籽粒破开的时,那是天地交感;鸡冠花昂首时赤诚相向,那就是一股浩然正气在草木间凛然挺立;火焰花灼灼其华,是天地间最炽烈情感的倾泻;鸽子花洁白展翅,是纯净心灵对天空的无声礼赞;而紫藤垂天流韵,乃是代山川万物立言的一种无言宣言,贺祖元把写生当作探索的舟,用笔当作桨,凭空灵澄澈的心当做那片彼岸,在“天人合一”哲学之大海里乘风破浪,终究航达了“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于身”这样的艺术境界。

写生作品《动摇金翠尾飞舞碧梧阴》(138×69cm)

当墨汁在素白的宣纸上呼吸吐纳,那些裂开的石榴,灼灼燃烧的火焰花,挺立的鸡冠,垂天的紫藤,便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物描摹,而是天地精神凝铸的舍利贺祖元的笔锋,仿佛接通了宇宙元气的古老脉搏,每一抹墨痕,都是“天心”与“人心”相互映照的永恒印迹,这绝不是一曲花鸟赞歌,而是一部用丹青作证、书写大道的哲学诗稿,翻看那一沓沓的写生作品,天人合一的心迹清晰可见:“辛丑元日,见火焰花坠地如血,拾而贮之,可制朱砂代色”“乙巳谷雨,藤蔓绕石若篆籀,当以焦墨枯笔追其筋骨”“望天树下,仰观其冠如承天露,笔意当取其凌云之势”“鹿角蕨附于古木,其形奇崛,似有上古遗风,宜以渴笔焦墨写其筋骨”——这一幅幅写生作品,便是贺祖元在热带雨林这片植物王国里,完成的一场艺术生命“光合作用”的永恒见证。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