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评论丨容错免责:为敢闯敢干者“兜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2 19:23:21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7月1日,江苏淮安市清江浦区纪委监委通报一起容错免责典型案例:区管干部谢某某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容缺办理审查违反规定,鉴于出于公心被容错免责、鼓励激励。违反规定不但不处罚,反而免责、晋升职级,这是何故?

具体来看,谢某某虽违反相关规定,但初衷是为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该创新举措不但没有造成损失,反而为项目建设进度抢到宝贵先机,节省企业成本200余万元。这让笔者联想到去年娄底冷水江市通报的一起典型案例:三尖镇新屋村因采矿致村民用水难,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邹新文得知“风险井”渠道后,违规操作工程,打出一口达标水井(200吨/日)。但因未招标无法付款,便伪造材料。鉴于该井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且未造成损失,当地纪委监委依容错减责机制,减轻了处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两位干部同样出于公心,同样及时弥补,结果一位晋升职级,有更多机会造福企业;一位保住了职务,能够继续为村民办实事。基于初衷和实际成效的综合考量,兼顾了制度的刚性与执行的柔性,善莫大焉。

容错免责,在于把握“严管”和“厚爱”的关系,精准甄别“为公”与“谋私”。类似“先行一步”或“打破常规”的举措往往出自急难险重任务,如果一味用机械标准评判,没有区分动机与后果,极易挫伤干部的积极性。因此,应当坚持和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营造激励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现实中,一些干部甘当“太平官”,因“怕出事”选择躺平、懒政怠政,这将严重阻碍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清江浦区与冷水江市的案例,恰恰为党员干部大胆干事创业提供了正向激励,其鼓励担当、宽容失误的导向值得肯定。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易博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