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16:43:52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诗意与向往。而在湖南常德,竟藏着一处将文字化作现实的世外桃源,这里不仅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田园风光,更有无数承载着文化记忆与生活温度的鲜活故事,等待着人们去探寻。

从文字穿越进千年桃源梦境
踏入常德桃花源景区,仿佛一头扎进陶渊明的笔墨之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沿着狭窄的入口“复行数十步”,眼前瞬间“豁然开朗”。雨声滴答、虫鸣鸟叫,宛如丝竹之声轻轻入耳,空气中弥漫着草木香,集天地之灵气,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大口呼吸这份独属于世外桃源的清新。

奇遇桃源NPC,解锁沉浸式体验
在这片宛如仙境的土地上,鲜活的角色与动人的故事让桃源生活变得触手可及。曾是汉剧团戏剧演员的李志雄化身先秦弓箭手,帅气拉弓,衣袂翻飞间,尽显英武之气。

景区里最具个性的NPC当属一头“拿工资的牛”。作为动物 NPC,它与工作人员搭档展示农田劳作。小家伙自带“傲娇属性”,每逢雨天便罢工甩尾。正是这种可爱的“小脾气”让它备受大家喜爱。在田间野趣中牵着牛漫步,让这里充满了可爱的惊喜。

景区的“居民们”,是桃花源最温暖的底色。他们来自周边村落,在这里种瓜、制茶、捕鱼,与游客互动,过着“散步喝茶”的闲适日子。热情好客的他们,会随手摘下新鲜枇杷与游客分享,围坐在一起制作擂茶、唠家常。这些平凡人的日常,让桃花源的烟火气与人情味,浸润着每一位到访者的心灵。

诗酒茶韵,共品浪漫古风
在桃花源,怎能不体验一番古人的诗酒浪漫呢?在这里,您也许会偶遇“陶渊明夫妇”。他们面前的桌上摆着六种特色酒品,但想要品酒先得过“对诗”这一关。在这里,一句句经典诗句脱口而出,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用桃花和糯米发酵萃取的桃花米酒,让人感受到清甜的花香。再尝尝添加了甘草、当归等中药材的米酒,感受中草药与酒融合的独特韵味。

文化瑰宝,传承匠心精神
拜访朗州司马刘禹锡的 “陋室”,可以拆字解谜螺旋状回文诗,深度感受古人文字智慧和汉字结构之趣。“刘禹锡”执笔凝思,笔下流淌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千古名句。

步入桃源工艺术博物馆,世界上最大的岩柳根雕透过时光震撼人心——70位工匠耗时近三年,根据天然树洞的褶皱与根系走向,保留着树木生长的天然纹理,将“村中长者对弈、村民驻足围观”等场景嵌入斑驳树纹。在这里,老者捻须的指节、孩童扒着石桌踮起的脚尖、樵夫担柴的肩线,皆在刀凿下与岩柳的天然肌理里浑然天成。这些凝聚着匠心的作品,以“三分雕刻,七分天成”的技艺理念,寄托着人们对桃源生活的向往,让文化在木与刀的碰撞中得以传承。

寻梦桃花源,找寻心灵归处
精彩的《桃花源记》实景演出开始了,它还原了“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故事,展现出人们向往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之境。让人们在自然与文化的浸润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从千年之前的古韵文峰,到如今可触摸、可体验的现实场景,我们在《桃花源记》的字句间溯洄而上,共同寻找心中宁静的归舟和净土,一同触摸文脉的温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武陵渔人误入的阡陌桑竹,更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图腾。

锁定CCTV4《走遍中国》
7月2日 22:00档
《心向桃花源》
一起走进 “世外桃源”
感受常德桃花源的文化生命力
来源:CCTV4《走遍中国》
责编:马曼雅
一审:马曼雅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