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这所山乡学校绿色积分榜结硕果,一起来听听三名“绿色小英雄”的心声

  科教新报   2025-07-02 15:13:21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记者 彭静 通讯员 曹金霞 刘鹏飞 鄢露)近日,石门三圣乡中心学校暖意融融。伴随着掌声与欢呼,刘珊、刘鸿浩、刘宏滔三名学子从校领导手中接过了“绿色小英雄”奖状。这份荣誉,正是对该校163班师生数月来投身“班级绿色银行”和“绿色能量积分榜”环保行动的最佳褒奖,也标志着该校构建的环保爱心“双循环”模式结出了第一茬果实。

“绿色能量积分榜”在163班设立以来,收集空瓶、整理废纸已悄然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发展出别样的“绿色智慧”。当被问及如何稳居积分榜前列时,刘鸿浩狡黠一笑,分享了他的“秘密”:“我发现历史老师可是个‘快递大户’!我悄悄和老师约定,只要我在历史学习上有进步,他办公室的快递纸箱就归我‘独家承包’啦!下学期我还打算多‘发展’几位老师呢!”这份将学习动力与环保回收巧妙结合的智慧,引得在场师生会心一笑。

“绿色银行”积攒的不仅是可回收物,更是孩子们成长的足迹与温暖的爱心。班主任丁申从讲述了刘珊的转变:这个曾经内向的女孩,在课后服务文艺汇演上看到散落的空瓶想回收,却因害羞不敢行动。细心的丁申从发现后及时鼓励,刘珊鼓起勇气上前沟通回收,这一幕被校长汪洋看到后,他不仅打包送上评委席的空瓶,更当场表扬了她。这份因行动而收获的勇气与肯定,比任何积分都珍贵,也让刘珊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而刘宏滔则早早规划好了积分的“暖心用途”:“我要兑换一个大水杯送给爷爷!他每次干完农活回来都要喝一大水,一定渴坏了。有了这个大水杯,爷爷下地干活就不用担心口渴啦。”这份朴素的孝心,正是“环保爱心双循环”模式最动人的注脚——从回收废品到兑换实物,再到传递关爱。

163班点亮的“绿色星火”,如今已燎原至整个校园。159班的丁良辉废品集中处理现场仔细整理着瓶子,深有感触道:“今天我认真算了下,一斤空瓶大概30个,能卖8毛钱。我一周零花钱10元,如果全靠自己捡瓶子挣,得攒375个呢。钱真是不好挣,以后我再也不乱花钱了。”孩子们在称重、计算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和节俭的意义,环保与生活教育自然融合。

该校负责人表示,163班的成功实践为全校推广提供了样板。“绿色小英雄”的诞生,标志着学校探索的以积分榜为纽带的环保爱心“双循环”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该校将继续深化“绿色校园”建设,不断创新形式,在孩子们的心田播撒进环保理念的种子,让这份源于行动的绿色生机,持续滋养乡村教育的沃土。

责编:彭静

一审:彭静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