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2 09:33:51
文丨刘代兴
夏风幽爽,阳光清莹。宛如一众仙子下凡,在半空中轻歌曼舞,一株木槿,终于在楼顶的平台上绽放,素净地开放出许多淡紫色娇嫩的花朵。
去年,我请求一位花圃的朋友,无论如何也要为我找到一株木槿树。他却告诉我:这花儿贱着呢,没有人愿意经销。我曾在一处工地上见到过,那是用来绿化护道的,你还就那么喜欢它?我说:人人都有偏爱,你把它找来给我就好了。这位朋友也许被我的诚心所感动,果然不久后,就把它给找来送到我家里。
我如获至宝,从外面找来一口很大的裂了缝的旧水缸,安放在楼顶的平台,将木槿栽下,细心服侍。原来懒散的我,现在骤然变得勤快起来。每天早晚雷打不动,我都会提一桶水爬上爬下,为木槿浇水解渴。苗圃的朋友告诉我,木槿花根系长,土壤与雨水充足的环境下,才能自由生长。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爬上楼顶平台,对着木槿百看不厌,似有千言万语,慢慢地与它细声倾诉。我相信,植物有生命,也有感知,它能够收到你发出的信息,感受到你的爱与付出,才会生长得更好。有时,我蹲在木槿树前,细致观察它枝茎叶脉花蕾嫩芽的细微变化,耐心地为它捏去趴在枝叶上的蠕虫,梳理枝丫叶脉花瓣彩蕊,默然相对,心生欢喜。
我喜欢吴冠中先生作的油画《木槿》,它传达出木槿花与人类契合的某种精神气质。花朵忠诚洁白,绿叶葱郁蓬勃,那是生命的礼赞,是尘世的温润。先生曾在自传里写道:“有一株木槿长得高过屋檐,满身绿叶素花,花心略施玫红,这丛浓郁的木槿遮盖了我家的破败门庭,并吸引我作了一大幅油画。”这幅画作后来流落海外,数度交易,创下成交天价。我想,人们喜欢这幅画,与吴冠中笔下的木槿花卑微而高尚、同人类有着某种天然的亲缘是分不开的。
木槿花在我国寻常可见,自古以来,很受诗家文人的青睐和歌咏。《诗经·有女同车》云:“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意思是有一位女子与我驱车同行,瞬间心情大好,因为这女子实在太漂亮,颜值如木槿花一样,清纯可人。木槿花在中国古代被称作舜华,它出现在了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里,用来比喻美女,这不得不让人对它肃然起敬。木槿花的身份并不显赫,身价也并不高,但它的身影,几千年以前,就已遍及中国大地。
前两年夏天,与妻去南岳衡山旅游,寄住在山上一农妇家中。见屋外一朵木槿花开得绚烂,灿若明霞,如他乡遇故知,喜不自禁。农妇告诉我说,木槿花可以入食,问我晚上要不要摘几朵来做菜。我谢绝了她的好意,用来欣赏就很好了,为什么竟要摘它煎炒汆汤呢?但从此我知道了木槿花可食的属性。中国人历来就有餐食鲜花落英的传统,并视作清雅高洁、明志淡泊的修为。屈原就曾吟唱过:“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含英咀华,秀色可餐,皆是说的鲜花可入食入味,药食同源吧。
天台上的木槿,每天都会盛开几十朵花儿,花枝招展,顾盼有致。一个周末的清早,我特意摘了二十来朵木槿花,用保鲜薄膜袋装好,步行来到母亲住处,想给母亲尝尝鲜。也许是见我这么早来敲门,送上门来的却不过是未曾见过的些许小花小朵儿,母亲忍不住轻声问我:“这什么花啊?”“木槿花。”我笑着回答。“这花有什么用啊?”母亲有些怔怔地问。我连忙答道:“做菜吃啊!”见母亲仍迷惑不解的样子,我急中生智,补充道:“这花作用可大了!做菜吃,会让你返老还童啊!因为木槿花很漂亮,吃了就会像它一样年轻呢。”母亲顿时眉头一舒,开心地笑出声来。
我发现母亲的眼眸里,瞬间有了青春的光芒。
责编:周秋红
一审:周月桂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