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鹏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1 18:17:14
新湖南客户端7月1日讯(通讯员 彭鹏)近日,湘西州民族中医院泌尿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创新性的泌尿系统修复手术——利用患者自身的阑尾替代狭窄的右侧输尿管上段。据了解,此例手术在湘西州属于由本地医疗团队独立完成的首例,标志着该院泌尿外科在复杂尿路重建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为区域内复杂输尿管狭窄患者带来新希望。
患者覃奶奶,71岁,吉首本地人,半年前因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在外院行微创手术碎石治疗,术后出现右侧腰背部酸胀不适,遂至该院就诊,行CTU检查发现右肾积水,右侧肾盂输尿管移行处狭窄,狭窄段以下显示不清,占位待排。行软镜检查,发现右侧输尿管上段完全闭锁,遂行右肾造瘘术,术后第2天行右侧泌尿系逆行及顺行造影,发现右侧输尿管上段狭窄,长度约4.5厘米。
据了解,输尿管出现严重的狭窄,将导致肾脏产生的尿液无法顺利排出,引起肾积水,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损害肾功能。输尿管长段狭窄修复重建是泌尿外科医生面对的难题,尤其像本例这样位于上段且长度大于4厘米的狭窄,修复难度极大。据介绍,修复输尿管最好的方法是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此术式只适合2厘米以内的狭窄,目前修复长段输尿管狭窄的方法有口腔颊黏膜补片、肠道代输尿管、膀胱瓣代输尿管、肾盂瓣代输尿管及自体肾移植等。对于该患者来说均非最优选择。寻找一种更符合生理、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的替代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面对挑战,由湘西州民族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杨昌勋带领团队经过缜密的术前评估和多学科讨论(MDT),创造性地提出利用患者自体阑尾替代病变输尿管的创新方案。手术由杨昌勋主刀,在团队成员的紧密配合下进行。手术过程包含两大关键步骤:首先精准切除狭窄的输尿管,其次使用阑尾补片精密重建输尿管。整个手术过程要求术者具备高超的外科技术和精细的吻合技巧,是对团队整体实力的一次严峻考验。手术历时4个多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复查显示重建的“输尿管”(阑尾段)引流通畅,肾积水显著改善。
“此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解决了这位患者的燃眉之急,保住了其宝贵的肾脏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填补了湘西地区在‘自体阑尾替代输尿管’这一高难度重建技术领域的空白。”杨昌勋科主任表示,“这标志着我院泌尿外科在处理复杂、长段输尿管狭窄方面拥有了更先进、更个体化的武器库,尤其适用于无法行端端吻合且不适合或不愿接受肠代输尿管的患者。”
近年来,湘西州民族中医院坚持“中医领跑、西医并跑、民族医奔跑”的发展理念,在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注重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提升疑难杂症救治能力。泌尿外科长期致力于泌尿系统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尤其在泌尿系肿瘤微创手术、复杂尿路结石综合治疗、前列腺疾病精准诊疗、男科疾病以及各类复杂尿路修复与重建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