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头版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永兴县黄泥镇东泽村村医曾宪国的故事——用医术和爱心守护一方百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1 09:06:03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倩倩 通讯员 李丹霞

6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郴州市永兴县黄泥镇东泽村卫生室,只见墙壁上挂满了锦旗,几名群众正在病床上打点滴。要不是门牌上写着“蛇伤救治”四个字,一时看不出这间村卫生室有何特别之处。

永兴县委组织部的同志告诉记者,热心公益的潮汕企业家马伟强半年前来到这里,一见面就打趣道:“老曾啊,这地方怎么一直没啥变化,你也太实在了吧。”

“老曾”大名曾宪国,1995年7月从医以来,累计救治蛇伤患者4200余例,组织、参加公益活动时间超过8000小时,担任永兴县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先后获得“全国最美乡村医生”“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山间行医,蛇口救命

湘南地区草深林密,每年的4月到10月是蛇伤高发期。1997年夏天,曾宪国邻村年仅29岁的曹某财被银环蛇咬伤,由于救治不及时离世。曹家人悲痛欲绝的情景,深深刺痛了曾宪国。

一边行医一边自学,曾宪国开始大量阅读蛇伤研究专著,又自费前往宜章莽山,跟着老师陈远辉上山辨认毒蛇和蛇伤草药。之后他南下广州,师从知名蛇医钟满生、李信平等人。

治疗蛇伤有两大难题,一是救命,另一个是大面积局部溃疡的处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溃疡,致残是必然的。

曾宪国介绍,传统的中医方法和单纯的西医方案,在治疗蛇伤造成的高度肿胀时疗程较长,许多患者由于伤口感染、化脓、软组织坏死而致残。他根据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及“二便不通,蛇毒内攻”原理,加用利尿或通利二便的中药,如车前草、白茅根、白芷等来排毒止痛。此外,他将治疗分为三期,早期清热解毒,中期托毒化脓,后期托毒生肌,解决了大面积局部溃疡的蛇伤医学难题。

凭着一股韧劲,曾宪国渐渐摸索出门道,使蛇伤的溃疡率下降到10%以下,让149名有截肢风险的患者复原如初。2017年初,“曾氏蛇伤溃疡外治疗法”被列入“湖南省中医药专长绝技项目”。

曾宪国还总结蛇伤救治临床经验,编著了一本30万字的《现代蛇伤治疗》初稿,并编写《蛇伤科普知识》小册子免费发放。

向善而行,建言献策

“有钱没钱先治疗,救命最要紧。”曾宪国与蛇伤患者相处,很能理解患者的难处,从不在治疗费用上计较,是群众口中响当当的好人。总是时时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加入永兴县志愿者协会后,2022年被推举为协会党支部书记。

“曾叔叔,我高考考了606分,想请您帮我参谋志愿。”今年6月24日夜,刚刚查到成绩的龙小萱(化名)打电话给曾宪国寻求建议。她也是永兴县志愿者协会长期帮扶的事实孤儿之一。

曾宪国深知,孤儿成长不仅需要经济支持,更离不开情感陪伴。永兴县志愿者协会在曾宪国的带领下,自2022年来打造“逆风飞翔事实孤儿同行计划”精品项目,目前共服务了200多名孩子,其中30多人考上大学,无一犯罪案例,共对接帮扶资金400万元。

“一次帮扶活动,是以怜悯的心态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一百次对接帮扶,是以关切的心情看着‘自己家’的孩子。”曾宪国说,志愿者协会还将分组定向帮扶的模式,运用到敬老、助残、禁毒、扶贫、关爱抗战老兵等9个公益项目中,每组的主要志愿成员不变,定向负责一个项目或片区,均取得良好成效。

公益路上,曾宪国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当选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党代表后,曾宪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家乡建设。除了帮扶贫困群众、帮助解决橙农销售难题,他还积极撰写建议,推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治蛇伤找曾医生,有困难找党代表。”如今,52岁的曾宪国奔走在乡间小路上,用医术和爱心,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与希望。

责编:梁可庭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