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妹子扶婷亮相中外记者见面会:即使只有一只手臂,也能守护正义的天平

马如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30 21:03:4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马如兰

6月30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全国自强模范代表,围绕“弘扬自强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主题与中外记者交流。

当来自湖南湘潭的第七届全国自强模范扶婷接过话筒时,全场目光聚焦在这位独臂女性身上。

“这些年,身份一直在变,但心愿从没有变过,那就是为残疾人做点事。”从泳池到法庭再到讲台,从运动员到律师再到教师、公益人,扶婷跨越不同领域,却坚持做公益法律服务18年,坚守她那份沉甸甸的“初心”。

“我坚信,即使我只有一只手臂,也一定可以守护正义的天平。我也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残疾朋友切实感受到公平和正义。”聚光灯下,扶婷的笑容温暖而坚定。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本身是一种幸福”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本身是一种幸福。”见面会上,扶婷谈及她成为残疾人运动员的励志故事,“我是一名农家子弟,是蓬勃发展的残疾人体育事业给予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能够让我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3岁时,一场车祸夺走了扶婷的右臂,但并未折断她向上的翅膀。

13岁时,扶婷成为一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

由于个头小、力量弱,扶婷一度处在被淘汰的边缘。但她坦言:“没有运动天赋,只有永不言弃的韧劲

训练场上,她是“拼命三郎”,就是一个字“练”。日复一日的咬牙坚持,让她不断突破身体极限,凭着“游到最后25米精疲力尽也要拼命超越”“撑到最后10米憋不住气仍要咬牙坚持”的信念,一步步闯进国家队。

在近10年的运动生涯中,她征战世界轮椅运动会、远南运动会、残奥会等重大赛事,斩获18枚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

“我想用我的经历告诉大家,困难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但绝对不是终点。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别急着认输,用我们的智慧去找到解决困难的那扇窗,或者用我们的力量去推开另外一扇门。”见面会上,当记者问到想对尚处于困难之中的残疾人朋友说些什么,扶婷言辞恳切。

2004年雅典残奥会后,扶婷选择“跨界”开启人生新篇章。

进入湘潭大学攻读法学,相继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后来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担任硕士生导师开启法律助残之路

牢记“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为残疾人多做实事、多解难题

见面会上,记者向扶婷提问:“您坚持做公益法律服务18年,有没有哪个案例让您印象深刻?”

扶婷回忆起曾接到一对农村残疾人夫妇的咨询。这位妻子半瘫痪在床,儿子在外打工,丈夫就成为了妻子的全职保姆。

当时她想,有什么政策可以帮到他们?

她向这对夫妇介绍了国家正在实施的关于重度残疾人的日间照料政策,也把情况反馈给湘潭市残联。

后来,扶婷与湘潭市残联多方调研和反复论证,创造性地提出“分散照护四方协议”,即乡镇(街道)、村(社区)、照料护理人和照护对象共同签订,构建起政府主导、残联牵头、家庭为主、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

“这样就能为困难重度残疾人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让他们‘困难的时候有人帮、生活上有人问、应急有人理。’”扶婷介绍,湘潭市雨湖区楠竹山镇唐女士家中,儿子肢体残疾、女儿精神残疾,双重照护压力沉重。签订“分散照护四方协议”后,当地镇政府和社区不仅帮唐女士落实日常惠残政策,还建立定期探访机制,发动当地志愿者、党员和周边邻居定期到她家帮扶,极大减轻了唐女士的经济负担和照护压力。

“这个模式是湖南省首创,现已在湘潭市全面推行。通过这种分散和集中照料的并轨,能够实现困难重度残疾人日常照护从‘基础保障’向‘优质照料’升级。”扶婷介绍。

近年来,扶婷办理大量涉残案件,始终铭记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做事的初心。

带领30名律师积极投身公益法律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问题,开展公益普法活动,把法律知识送到残疾人身边担任20多家涉残组织的公益法律顾问,为他们防范评估法律风险,提供合同审查等法律服务……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这些年我深切感受到了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入人心。”扶婷表示,“将把‘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继续以法律人的身份为残疾人多做实事、多解难题。”

文中图片为视频直播截图

责编:马如兰

一审:马如兰

二审:王为薇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