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古镇、探书院、品非遗,文化记者采访团在新晃等地走访调研

黄欣然 曹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30 17:42:3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30日讯(记者 黄欣然 摄影 曹辉)30日,全国文化记者采访团继续深入怀化,在新晃侗族自治县、沅陵县、溆浦县等地走访调研。

在新晃,记者们逛古镇、探书院、品非遗。到达新晃,第一个调研点便是古夜郎侗族农耕文化博物馆。新晃为夜郎古国故地,是古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该馆广泛征集陈列侗族地区古老的图腾崇拜、生产渔猎、加工制造、饮食起居、食品服饰、歌舞乐器、印染刺绣等文物藏品和文化资料3000余件。“夜郎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记者们从讲解员的讲解和珍贵的藏品中,了解了夜郎侗族的“前世今生”。

采访团在古夜郎侗族农耕文化博物馆

下午,采访团抵达龙溪古镇,参观龙溪书院、西南联大纪念馆等,观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咚咚推”表演。

龙溪书院前身为创立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的潕阳书院,如今这里常常举办学术讲座、书画作品展,书院风气浸润一方土地。

1938年,西南联大从长沙迁往昆明,244名男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老师们组成辅导团,一同踏上了这段旅程。古镇中的临阳公栈,曾是梁思成、林徽因的旅居地,三益盐店则是当年“旅行团辅导团”的驻址。“这是知识的接力,是文化的坚守,更是民族精神的传递。”记者们无一不为西南联大精神所动容。

随着阵阵鼓声,傩戏开场了。“咚咚推”是流行于新晃侗族民间的古老戏曲,因演出时“咚咚”的鼓声和“推”的锣鼓得名,起源于元代,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演员头带傩面具,唱着侗语,踩着三角形的舞步不停跳动。部分记者感叹:“原始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中。”

责编:黄欣然

一审:黄欣然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