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禾县民政局探索“福彩+婚登”模式,为新人送上“为爱添彩”礼包。供图/嘉禾县民政局
“十四五”以来,湖南省民政系统精准使用福彩公益金,助推社会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赋能自立自强 点亮希望之光

▲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悉心照顾老人。 供图/长沙市民政局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湖南省各级民政部门积极落实残疾人福利政策,让广大残疾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十四五”以来,截至2024年年底,湖南省民政系统累计投入福彩公益金1.61亿元,支持110个县(市、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建设,支持10个市级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改造8个县(市、区)困难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机构,改扩建湖南省养老服务和康复辅具指导中心(原湖南省康复辅具技术指导中心),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支持,助力他们融入社会。 日前,临澧县困难残疾人周某因假肢磨损老化无法正常使用,向当地民政部门提交了免费装配假肢的申请。省养老服务和康复辅具指导中心及时安排技术人员与周某对接,帮他装配了新的假肢。 近年来,湖南省民政厅扎实开展福彩助残公益项目,由省养老服务和康复辅具指导中心为困难残疾人提供假肢取型、装配及康复训练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中心技术人员为困难残疾人一对一调试假肢,提高穿戴舒适度,还为他们详细讲解假肢的穿脱方法以及日常保养等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小雨患有严重精神障碍,2023年4月,她从湘潭市社会福利院转至市精神卫生康复福利中心治疗。经过一年的康复治疗,她的病情逐渐稳定。得益于福彩公益金的支持,湘潭市精神卫生康复福利中心于2022年12月对外运营。截至目前,中心已收治200余名精神障碍患者,并将其他符合条件的民政服务对象分批纳入集中救治康复范围。

▲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晨希精神康复中心组织精神障碍患者开展文娱活动。供图/衡阳市民政局
残疾人的生活照料是困扰众多残疾人家庭的一大难题。福彩公益金的助力,让越来越多的困难重度残疾人享受到高质量的照护、康复、培训、娱乐等服务,感受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关爱。 娄底市建成困难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中心,提高困难重度残疾人生活质量。家住娄星区长青街道的童某,因意外导致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入住中心后,工作人员为他制订了详细的康复计划,提供了一系列个性化的照护服务,让他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 记者了解到,平江县平诚家园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和托养中心设置了技能训练室、康复训练室、体能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医疗室等,组建了由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就业辅导员、护理员等组成的专业团队,打造残疾人康复颐养阵地、文化教育园地、技能培训基地,切实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为帮助精神障碍患者走出“住院治疗—出院回家—复发住院治疗”的“旋转门”困境,长沙市民政局探索建立长沙心翼精神康复所,通过模拟工作场景,让患者以会员身份和职员(工作人员)一起工作与交流。得到福彩公益金资助的康复所,帮助精神障碍患者走出家庭、融入社会。 在长沙心翼精神康复所,患有幻听和妄想症的小胜,在职员和其他康复会员的帮助下,加入行政就业部,专门负责物品领取登记和盘存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主动到健康生活部帮厨,学会了切菜、炒菜等技能。如今的小胜,不仅成了康复所周会和月会的主持人,还在家主动为父母做饭。 湖南省民政厅建立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孵化基地,以康复所、农疗基地、日间康复中心为服务阵地,通过培训、参访、现场指导及评估等方式,孵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154家,帮助更多精神障碍患者更好融入社会。
纾解民生之急 守护幸福生活

▲湘潭市岳塘区建设路街道民政社工站组织“绘本润童心”活动。供图/湘潭市岳塘区民政局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湖南省民政系统把为民造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福彩公益金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把实事办好,为民生幸福“加码”。 顾敬军已在岳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20多年,他心里有一张“流浪乞讨人员搜寻地图”,也练就了“望闻问切”的本领。有一次,他和同事在街面巡查时看到一个桥洞里有亮光。走进桥洞,他们发现了疑似患有精神障碍的流浪乞讨人员吴某。经过耐心劝导,吴某跟随他们到医院进行治疗,并在病情稳定后被护送返乡。 “找到他(她)、送回家。”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是救助管理人对流浪乞讨人员从生活照料、送医救治、寻亲返乡到长期安置、回归稳固的用心付出。“十四五”以来,截至2024年年底,湖南省民政系统投入福彩公益金新建3个县级救助管理站,改扩建2个市级、6个县级救助管理机构。 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是群众心之所盼。湖南省各级民政部门回应群众关切,使用福彩公益金完善殡葬基础设施,以推动丧葬习俗改革为主线,推行节地绿色低碳安葬,助推文明新风浸润城乡。 地处洞庭湖腹地的南县,通过福彩公益金助力,建设20处农村公益性公墓,配建生态葬区;大力倡导树葬、花葬、壁葬和深埋不留坟头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实现每年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90%以上。

▲郴州市民政局开展“福城福彩”公益活动,组织志愿者等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供图/郴州市民政局
坚持文化引领,强化文化传承。湖南省民政系统加大福彩公益金投入力度,推进移风易俗。“十四五”以来,截至2024年年底,湖南省投入福彩公益金新建、改扩建21个市县殡仪馆、9个县级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和43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同时,在6个县(市、区)公园、景区设立结婚登记点,支持10个地区开展婚俗改革综合试点和户外颁证活动,倡树文明婚俗新风。 地名承载着乡愁,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福彩公益金支持下,湖南省民政系统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进一步推动城乡地名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全面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邵阳市民政部门推动完善市、县两级地名保护名录,将红军桥、老山界等210个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挖掘乡村地名文化资源,开展“寻找回家的路——最美家乡地名故事征集评选活动”,推动形成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安化县烟溪镇命名道路183条,点亮了红军路、胜利路等乡村道路,传承了红色精神,激活了红色记忆。同时,当地以地名赋能产业振兴,培育打造“夏坪溪红茶”“烟溪红茶”等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品牌。

▲株洲市民政局举办公益福彩宣传活动。 供图/株洲市民政局
千里沃野、万家灯火,福彩公益金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郴州市民政局驻资兴市州门司镇春牛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收集群众诉求,发挥福彩公益金作用,实施了一批深受群众好评的公益项目。回龙湾水泥路通车了,村民销售楠竹、杉木、水果等产品更方便了;新建的公共活动场所宽敞明亮、设施齐全,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解决了村民晒稻谷无场所、节假日停车难等问题;256盏路灯点亮了乡村,也照进了村民心里…… 湖南省民政系统依托福彩公益金支持民政社工站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构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体系。全省1946个乡镇(街道)民政社工站年均链接社会资源近4000万元,服务惠及“一老一小”“一困一残”等群体300万人次。同时,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发挥福彩公益金作用,支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重点孵化培育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方寸之间展芳华。湖南省民政系统将坚守公益初心,汇聚爱心力量,切实增强管理使用福彩公益金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履行筹集公益金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职责使命,让福彩公益金在改善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继续诠释“为社会造福,为生活添彩”的深刻内涵。
责编:杨文韬
一审:杨文韬
二审:王珊
三审:熊佳斌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