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30 18:02:3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30日讯(通讯员 黄曦叶 李璐玢 郑海越)近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E路筑梦”社区实践团队2025学年春季学期公益服务项目圆满收官。该团队紧扣“教育惠民、文化润心”宗旨,与大科街道建立紧密协作机制,构建“学业辅导+素质拓展+跨界关爱”三维服务体系,常态化面向属地社区开展公益服务。本学期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以专业化服务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四点半课堂:构筑学业护航“加油站”
每日放学后,东山领秀小区活动室里,志愿者们正通过“一对一答疑+小组研讨”模式,为小学生破解数学应用题易错点、语文阅读写作难点。
团队创新建立“学习成长档案”,动态记录每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与进步轨迹,同步开设线上家长沟通会,形成“学情诊断-辅导实施-家校反馈”的闭环教育链条。数据显示,参与学生作业完成正确率平均提升15%,主动提问频次增长2倍。这种靶向辅导模式,让课后教育从“看管式”向“赋能式”转变。
素质课堂:多元课程激活成长潜能
在“科技筑梦”科普课上,志愿者以“墨水浸染实验”演示大气污染扩散原理,纸巾上渐变的墨色轨迹引得学生阵阵惊叹;Scratch编程课中,孩子们用积木模块搭建垃圾分类小游戏,在趣味操作中构建计算思维;红色情景剧课堂上,歼-20纸飞机制作环节带领学生重走“科技报国信仰之路”。
本学期开设的20余堂素质课程覆盖科学探索、艺术启蒙、爱国教育等领域,通过“实验操作-思维构建-价值塑造”的三阶培养模式,让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成长体验。
跨界关爱:多维联动织密全龄服务网络
该团队创新打造“智慧银龄行动”“青少年素质提升计划”与“爱心妈妈+知心姐姐结对关爱进基层项目”。志愿者依托信息学院智能导航实验室研发的健康监测设备,为娄底市社会福利院老人提供心率监测;面向大科街道所辖社区青少年开展“实验沙龙”、“数学益智挑战赛”、“网络安全大比拼”等主题特色活动;联合市妇联开展“母亲邮包”公益项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课程”。这种“技术赋能+公益联动”的模式,实现了从青少年素质提升到银发群体健康守护的全龄段覆盖,绘就社区治理的温情图景。
下一步,大科街道和社区实践团队将持续深化“专业+公益”融合模式,整合高校优势学科资源,持续开发“老有颐养、幼有优育、居有所安”的社区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高校智力资源与基层治理需求的桥梁,推动形成可复制的社区服务生态体系。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