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30 16:12:37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颜萍平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帕金森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老年病科专家指出,帕金森病并非简单的“手抖病”,其复杂的症状和渐进性发展不仅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更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了解疾病特征、早诊早治,是对抗帕金森病的关键。
一、什么是帕金森病?发病率有多高?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由大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化、多巴胺分泌不足导致。多巴胺作为神经传导物质,对调节肌肉运动和协调至关重要。当多巴胺缺乏时,患者会出现一系列运动及非运动症状。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00万帕金森病患者,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7%,且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3%。据估算,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超过300万,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500万,占全球患者总数的一半以上。
二、帕金森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帕金森病的症状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常隐匿起病,逐渐加重。
1. 运动症状“四大核心”
震颤:约70%患者以手部“搓丸样”震颤为首发症状,静止时明显,活动后减轻,情绪激动时加重。
肌强直:肌肉僵硬,活动时如“铅管样”或“齿轮样”阻力,患者常感肢体沉重、疼痛。
运动迟缓:动作变慢、精细动作困难(如扣纽扣、写字变小),表情减少(面具脸),起步或转身困难。
姿势平衡障碍:站立不稳,易前倾或后仰,晚期易跌倒,是导致骨折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2. 非运动症状:常被忽视的“预警信号”
嗅觉减退:早期出现,比运动症状早数年,常被误认为衰老或鼻炎。
睡眠障碍:REM期行为障碍(如梦中喊叫、踢打)、失眠或白天嗜睡。
便秘:胃肠道功能受影响,是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
抑郁、焦虑:约50%患者存在情绪问题,需与运动症状同步干预。
三、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帕金森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衰老三大因素相关:
遗传因素:约10%患者存在家族史,携带LRRK2、PINK1等基因突变风险更高。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如百草枯)或重金属污染,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衰老:随年龄增长,多巴胺能神经元自然退化,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显著上升。
四、如何诊断与治疗帕金森病?
1. 早期诊断是关键
由于帕金森病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临床主要依靠医生经验及症状评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老年病科专家提醒,若老年人出现不对称性肢体震颤、运动迟缓,或伴有嗅觉减退、便秘等非运动症状,需及时至神经内科或帕金森病专科门诊排查。
2. 个性化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以左旋多巴为核心,补充多巴胺,缓解症状;此外还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需根据患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个体化用药。
手术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俗称“脑起搏器”)可改善中晚期患者运动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与心理支持:通过物理治疗、言语训练、心理疏导,延缓功能衰退,提升生活质量。
五、帕金森病患者如何居家管理?
1. 生活照护
防跌倒: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安装扶手,避免穿拖鞋;选择防滑鞋底。
饮食调节:多摄入膳食纤维(如蔬菜、全谷物)缓解便秘;适量补充蛋白质,但避免与左旋多巴同服影响药效。
运动锻炼: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平衡能力;瑜伽或拉伸可缓解肌肉僵硬。
2. 定期复诊与药物管理
帕金森病需终身治疗,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调整剂量,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以防症状“反弹”或加重。
帕金森病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多数患者可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若您或家人出现可疑症状,请及时就医,切勿因“老了手抖很正常”等误区延误治疗。守护银发健康,从了解疾病开始!(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老年病科)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蒋俊
三审:王超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