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6-30 11:34:37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翟娱颉 陈芊含 祖艺鸣) 为探索花瑶文化数字化传承路径,推动花瑶文化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6月28日,湖南师范大学“文韵铸魂,数智兴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邵阳市崇木凼村进行实地采访与调研。
村党支部书记郑小红讲解
当天上午,实践团来到“千年瑶寨”崇木凼村,走进花瑶文化。崇木凼村党支部委员刘猫妹带领实践团走访参观时表示,当地挑花技艺代代相传,“村中老人从十岁开始绣,一直绣到现在,挑花从最初的谋生手段逐渐转变为一种文化传承”。据崇木凼村党支部书记郑小红介绍,花瑶文化在村民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数字化冲击下,其传承面临困境。目前,崇木凼村正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助力文化传承、乡村振兴。
实践团在村党支部委员刘猫妹带领下与村内老人沟通
下午,实践团实地走访了崇木凼村内多家文创店和旅拍工作室。曾在深圳漂泊十年的花瑶女性刘爱花,返乡后牵头成立文创工作室。谈及传承困境,刘爱花坦言人手短缺与传播乏力是两大难题。为突破瓶颈,文创团队试水“非遗+电商”模式,在抖音、小红书开设店铺,通过直播展示挑花工艺,让花瑶文化触及全国消费者。“有次接到政府订单,将挑花纹样绣在公文包上,这种跨界尝试让我们看到传统工艺的更多可能。”她还开设了非遗体验空间,让游客参与制作,以体验式传承推动花瑶挑花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实践团成员合照
在此次调研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表示,将充分运用专业优势,积极探索花瑶文化数字化传承新模式,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