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湘村•三湘蝶变|安化县冷市镇:山水人文谱和美 产旅融合绘振兴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30 21:52:19

/图/视频/曾如蔓 徐远钢 刘繁林 刘和飞

【乡镇名片】冷市镇位于安化县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东连羊角塘镇,西接龙塘镇,南濒资江与小淹镇相邻,北靠桃源县乌云界。全镇面积183平方公里,耕地2.4万余亩,年粮食总产量达1.5万余吨;林地24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8%;产业以茶产业、中药材产业和文旅产业为主,小水果等农特产品品类繁盛。辖5个社区和13个村,总人口3.9万人。先后荣获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湖南省应急能力建设示范乡镇、湖南省卫生镇、湖南茶业“千亿产业”示范乡镇、益阳市“十佳美丽”乡镇、益阳市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集镇鸟瞰。

在湘中大地的版图上,有一处被时光偏爱的角落。这里,山峦与云雾缠绵,溪流与田野相拥,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自然的慷慨;传统与现代交织,产业与生态共荣,每一寸土地都谱写着山水与人文的共生乐章——这便是冷市镇,安化山水滋养的“世外桃源”。当晨曦漫过天道山的樱花林,茶香从叶子湾的千亩茶园飘散,黄精田里的药农弯腰耕作时,这座小镇正以生态为笔、产业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挥洒出独属于自己的诗意与生机。

农业为本:科技赋能筑粮仓,特色产业富万家

冷市镇地处安化县东北部,境内丘陵起伏,溪河纵横,省道319与马安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气候温润,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冷市镇以粮食生产为根基,特色农业产业为引擎,走出了一条“科技+产业+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集中育秧中心。

冷市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先手棋”。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系统升级等系统性工程,将1.2万亩传统农田淬炼为集中连片的现代化良田,更以盘机育秧、智能温控等科技手段颠覆传统农业生产,实现了“粮田”向“良田”的华丽转变。全镇建成1.4万平方米标准化大棚并投入使用,水稻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至57%以上,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吨。

高标准农田。

特色农业破茧成蝶,青山绿水间谱写致富经。作为冷市镇农业“新名片”,全镇黄精种植面积达1.4万亩,黄精制品研发数达10余种,形成“一核多点”发展格局。大苍村创新的“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让1400亩林下基地化作金山银山,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万元大关,真正实现“一株草富一方民”。随着数十余种自主黄精制品的研发量产,产业链从田间延伸至品牌殿堂,深加工产品带着安化山野的灵气走向都市,“土里生金”从愿景变为现实。

黄精种植基地。

当药香与茶香在山水间交融共振,杯盏中的翠羽正沸腾着茶旅融合的智慧。在理想华莱、万丰源茶厂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冷市镇精心打造高端茶品矩阵。水龙茶园等示范基地创新“采茶制茶体验+茶文化研学”模式,让茶香不仅萦绕在杯盏之间,更浸润在文旅体验的每个细节。近年来,镇区内有机生态茶园达1.5万亩,茶叶综合产值年均增速达15%,冷市茶正以黑马之姿跃入湘茶产业第一方阵,真正实现了用一片叶子撬动一方经济发展。

水龙茶园。

文旅融合:山水焕能兴经济,茶旅融合绽新彩

茶旅+康养+文化,山水密钥激活发展动能。在冷市镇的群山环抱中,隐匿着一片心灵栖所——叶子湾生态旅游度假村。这里群山如黛,山清水秀,云雾缭绕,茶叶飘香,千年黑茶文脉与梅山文化神韵在此交织共融。叶子湾不仅珍藏着造物主馈赠的灵秀风光,更将非遗技艺的茶香、古朴民风的温度都悄然浸润其中。作为高端旅游度假区,叶子湾集高端商务度假、研学观光、生态康养于一体,依托千亩茶园和古色建筑群,开发采茶体验、茶文化研学等项目,年均接待游客超万人。

叶子湾生态度假村。

海拔600米的天道山巅,700亩野生樱花与茶园共同谱写着春日的狂想曲。漫山遍野的樱花或白如雪,或粉如霞,轻盈雅致,仿佛是大自然随手洒落的诗行。漫步林间,花瓣如雨,簌簌飘落,在游人的衣襟上点染半阕诗笺。当春风拂过山岗,粉白花瓣如云似雾,与翠绿茶园交织成梦幻的粉色海洋,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冷市镇以花为引,以茶为媒,打造“樱花茶旅综合体”,串联生态茶园和油茶基地,游客不仅能感受到樱花的烂漫,还能品味茶香的醇厚。

天道山。

宜居宜业:移民安置显温度,人居环境焕新颜

冷市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结合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乡村从“外在美”向“内涵美”升级。凝练“广发动、微改造、精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冷市模式,对“七乱”问题展开专项治理,清理河道14公里、拆除违建18处,建成“微景观”“微菜园”“微广场”等特色节点,铺设草坪4900平方米,种植景观树400余棵,实现“一步一景”。如今穿行冷市,既有文昌村“黄金梨+玉竹”的立体庭院经济样板,也有大苍村“黄精药圃绕屋生”的康养景观带。冷市镇不仅摘得“湖南省文明村镇”金字招牌,更实现了环境“颜值”与产业“价值”的共生共荣。

大苍村。

从田垄间的智慧农机到茶园里的非遗工坊,从群众的幸福笑脸到茶旅融合的天人合一,冷市人以耕者有其田的初心守护粮仓,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智慧点绿成金,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向世界讲述着中国山乡巨变的鲜活故事。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湘中古镇,正以生态为底色、以产业为引擎,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壮美画卷。

责编:陈彰唯

一审:陈彰唯

二审:陈大勇

三审:陈英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