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获批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9 21:02:5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黄湘

近日,岳阳市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正式获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批复,标志着岳阳市在统筹耕地保护、生态修复、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这批项目整治范围共计815855亩,实施完成后,岳阳市预计新增耕地5488亩(其中水田2936亩)、生态保护范围10591亩,46000亩耕地的质量和产能将实现有效提升,为打造全省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岳阳样板”赋能增效、筑本强基。

产业升级开辟文化传承新路径

平江县长寿镇作为闻名遐迩的将军之乡”,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红色旅游沉浸体验中心,将生态保护、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实现协同发展。在生态治理与土地资源开发上,长寿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预计新增耕地579.94亩、高标准农田1524.92亩,新增粮食产能 443.43吨,为农业发展筑牢根基。重点打造6.82万亩稻渔共生、酱干原材料等农业基地,以优质原料供应为依托,建设酱干产业生产集聚基地,全力推动原料生产加工冷链物流销售全链条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三产发展激发左公故里新活力

湘阴县樟树镇依托左宗棠文化内核,打造“游左公故里,品一代天椒”文旅IP,建立樟树港辣椒“一椒一码”溯源体系,推动农文旅全产业链发展。以“耕地保护优先、生态文化并重、产业融合发展”为定位,创新引入政策性金融工具,构建“政府财政+政策性金融+社会资金”多元投入模式,实现资本金“14”投资放大效应。同步推进“山顶林戴帽、山中果缠腰、山下吨良田”生态农业格局构建,预计新增耕地658.62亩,年增碳汇7181.68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跨域联动打造粮安沃土新典范

汨罗市作为国家“小田改大田”改革试点,项目构建“1+5+8”全域整治体系,统筹推进2.52万亩耕地开发、耕地恢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打造2个“万亩方”和3个“千亩方”示范片区,粮食产能提升5%,年农业产值突破2亿元。创新跨乡镇联动机制,共建灌溉基础设施,归并零散耕地,同步导入休闲农业观光、农文旅业态,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4500万元,形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耕体系。

产城融合开创反哺乡村新模式

云溪区长岭街道立足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区位优势,创新“工业资金反哺乡村”机制,重点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盘活与乡村风貌提升。通过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完善产城配套设施,同步挖潜历史资源,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点,预计提升耕地综合产出效益,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整区推进树立生态保护新标杆

屈原管理区作为湖南省第一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首个整区县推进单元,目前已通过市级审查,正待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项目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产业融合+生态治理”为核心,围绕东古湖湿地打造候鸟迁徙关键栖息地,实施鸟类友好型农田提质改造等工程,扩大候鸟适宜栖息面积。依托正虹科技等龙头企业,构建“研发+基地+流转经营”创新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农旅休闲产业融合,预计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构建“全域研学”“全域旅游”品牌体系,拉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与集体经济发展。

通过本批项目的有效实施,岳阳市在耕地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等方面将构建全域管理模式,实现政府引领、部门协作、银行支持、地方落实、群众欢迎的综合效应,以实际行动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淞表示,要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为破解城乡发展难题、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关键突破口,统筹谋划、精准施策,确保五地项目高效推进、全面见效,为岳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拓新经验。

责编:周磊

一审:周磊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