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9 17:43:04
■大众卫生报记者:王璐 后期:范文静
【人物名片】湘潭爱尔仁和医院眼底病科主任医师 刘凯
卓越者说丨刘凯
大家好,我是湘潭爱尔仁和医院眼底病科的刘凯医生。
每个人都习惯用眼睛记录生活,但很多人忽视了:当“看不清”来临,它可能不是眼疲劳,而是眼底疾病悄悄发出的信号。
我想分享一位患者张先生的故事。他52岁,患糖尿病已有十年。过去半年里,他视力越来越模糊,曾自行购买“抗疲劳眼药水”使用无效。直到视力下降影响工作生活,才来到我们医院。
经过检查,他右眼视力只有0.3,左眼0.5。眼底照相提示:右眼黄斑区弥漫性水肿伴硬性渗出,左眼视网膜散在微血管瘤;OCT显示右眼黄斑厚度达450微米(正常应小于250)。最终诊断为“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中右眼为增殖前期伴临床显著性黄斑水肿,若继续拖延,将面临不可逆视力损伤。
我们团队立即启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结合最新诊疗共识和设备,制定出针对性方案:右眼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阿柏西普,配合激光导航系统精准光凝,同时联合内科调整胰岛素方案。护理团队也制定了“视力康复日记”,安排专人跟进患者每日视力恢复情况与用药提醒。
三个月后复查,张先生右眼视力从0.3提升至0.6,黄斑厚度降至280微米,OCT血管成像显示无灌注区面积缩小40%。他对效果非常满意,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像张先生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临床中很常见。我们总结了六类眼底病高风险人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5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眼病家族史以及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眼底病的表现不仅仅只有“看不清”,如果您有以下症状,请尽早就诊:视物变形(直线变弯)、眼前固定黑影、突发飞蚊增多、视野缺损或夜间视力下降。
同时建议高危人群将眼底检查纳入年度体检,因为80%的严重视力损伤,其实都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避免的。
目前我们科室年完成眼底手术1500余台,成功率高达99%。针对黄斑变性、复杂糖网病变,我们引进爱尔康25G高速微创波切系统、海德堡OCT、欧堡超广角造影等先进设备,大幅提升诊断精度与治疗效率。
我们拥有湘潭地区唯一的577微脉冲治疗仪、玻璃体激光消融仪,能有效应对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顽固性黄斑水肿等难治性疾病。
除了技术,我们更注重服务流程的优化。护理团队从入院教育、用药管理、康复指导到复诊提醒,全流程陪伴式服务。我们也在建设“玻璃体注药一站式中心”,力争让患者当天完成检查、方案、注药,节省等待时间,也减轻家属负担。
我们已建设“AI+5G远程眼底会诊平台”,让基层医院通过上传图像,由专家远程阅片10分钟内反馈结果,术后也能云端随访,真正做到“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
在湘潭爱尔仁和医院,我们守护的不只是视力,更是生活的清晰感与心中的踏实感。一双清晰的眼睛,承载着爱、责任和希望,我们愿用专业与温度,为这份光明,全力以赴。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