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丨来湘博,看叶锦添与湖湘文化如何“对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9 19:18:2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文泱 摄影记者 田超 通讯员 谢颖 王梓涵

当湖湘文化遇见叶锦添的新东方美学,会为观众带来怎样的奇幻之旅?

6月28日,“对视——湖湘文化与叶锦添新东方美学的时空重构”展览在湖南博物院开幕。湖南博物院携手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叶锦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建毛,为观众献上古代文物精粹与当代艺术交融的文化盛宴。

珍贵文物首展,创新“大电影场景”中的古今对视

湖湘文化与叶锦添新东方主义美学的“对视”,采用创新性的“大电影场景”创作手法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160余件承载湖湘文明基因密码的珍贵文物,与120余件叶锦添诠释“新东方主义”美学的当代艺术作品及影视服装和道具并置融合。

展览中,多件珍贵文物展出。中国现存最早的帛画——人物御龙帛画、人物龙凤帛画亮相,凤鸟与茱萸共祥瑞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绛紫色“长寿绣”丝绵袍修复后的首展,曾国藩盔甲首次全套展出。

这些珍贵文物如何与叶锦添的作品融合呢?根据他的意境构想,展览空间以水、火、土三种元素构建象征体系,打造不受时间规则限制的“镜界”,串联混沌无明、灵目对视、独幽神出、竹乐神入、魂系永生、存而有我、存而无我、暮鼓神鸣、皇权博弈、人空对视十个章节,构筑一条探寻灵性与“神话”的时空隧道。

从神仙、神怪到神话,每一个展览的视觉细节都经过了美学的浪漫主义再创造和严谨的历史文化知识考究,构建出一个谱系鲜明、令人共情又充满神话唯美想象的世界。

跨界重组,新东方美学中的文明之源

作为一名湖湘文化的研究学者,李建毛教授从文物学的视角,在展览语境下对文物进行“场域化”再阐释和“深描”。在这里,古代文物所凝结的智慧、情感,与当代艺术对“解构与建构”“原初之境”“精神DNA”的追问交织碰撞,进而生动诠释出湖湘文化的精神传承与东方美学的当代生命力。

展览以开放式场景为画布,铺陈出一个充满无限解读可能的沉浸式文化场域。

如以战国人物御龙帛画、马王堆“长寿绣”丝绵袍等文物为核心,通过数字投影技术还原楚汉先民对宇宙秩序的浪漫想象,引导观众透过夯土墙缝隙窥见麒麟雕塑的雏形,感受文明起源的神秘张力。

以“原欲”铜雕与《入魅・湘君楚韵》互动戏剧为引,通过水元素象征的灵魂延续、火元素隐喻的生死哲学,引导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解构神话思维,探寻灵与物的平衡,在精神自由的探索中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与意义。

观众在享用一场视觉与精神盛宴的同时,更收获了一次回溯中华文明根源、感悟文化自信力量的心灵之旅。

本次展览深度挖掘湖湘文化与新东方美学的精神共鸣,通过对历史文物与现代艺术的创新解构、跨界重组,在“时空重构”的艺术叙事中,全景式展现中华文明跨越千年的深厚底蕴与强大的生命力。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今年11月16日,将配套推出探展直播、学术对谈、沉浸剧场等多元活动。

责编:龙文泱

一审:龙文泱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