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人才闪耀湘西@湖南日报头版头条

张颐佳 李孟河 覃占波   湖南日报   2025-06-29 06:41:47

奉献是最美的夕阳

——湘西州激发“银龄力量”书写老有所为新答卷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颐佳 李孟河 通讯员 覃占波

6月27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干部大学举办2025年庆“七一”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汇演,近500名老干部登上舞台,以精心编排的节目铭记抗战历史,喜迎党的生日。

起步于老有所学,践行于老有所为。湘西州老干部大学鼓励引导学员参与“个十百千万”志愿服务“银龄耀湘西行动”,组建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社区、学校、养老机构等地送文化、送演出、送宣传、送服务。

政策搭台,铺就“银龄”新赛道

八面山下,酉水河畔。银发苍苍的考古专家龙京沙正在指导“中华第一井”的数字化改造。23年前,他亲手挖掘出土3.7万余枚里耶秦简。退休后,他仍然坚守一线孜孜不倦。野外作业半个世纪的他,调查发现各类古文化遗存数百处,总结整理的文献资料弥补了湘西州旧石器、新石器和商周、秦汉、唐朝的考古空白。

湘西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7.24万人,占比18.99%。面对“银发潮”与“人才荒”双重挑战,2023年,湘西州启动“银发人才库”建设,按专业领域构建九大类,吸引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农牧渔业等方面1252名银发人才加入,实施动态管理。2024年,湘西州委全会明确提出“支持银发人才发挥优势作用”,州委人才办把银发人才工作纳入人才工作整体规划,让银发人才“奉献有底气、服务有尊严”。

银发在冲锋,后方有保障。湘西州建立老干部工作人员固定联系服务银发人才工作制度,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每人联系5名银发人才,积极为银发人才办实事、解难事;建立银发人才电子健康档案,组织定期体检,加强慢性病管理;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把“五老四教”工作作为党内集中表彰、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等评先评优重要内容。

近年来,湘西州向省推荐银发人才73名,1名银发人才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4名银发人才入选全省“最美老干部”宣传推介名单。

余热生辉,老有所为解锁发展密码

“职务退休了,但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75岁的老党员李德清是湘西州政协原主席、州关工委执行主任,他积极发动湘西州各级关工委组织开展助学帮困公益服务,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在湘西州关工委的积极发动下,酒鬼酒公司、湖南芒果V基金、北京向荣公益基金会、香港沃土发展社等社会力量,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帮扶困难大学生2000余人次,对全州85所农村薄弱学校及村(社区)进行公益援助,实施乡村学校厨房改造、班级图书角建设、教师素质培训和学生夏令营等项目,累计为2万余名乡村儿童和2200名乡村教师提供优质的公益服务。

湘西州充分发挥各级老党员老干部及关工委、老干部(老年)大学、老科协、老年书画家协会、老年保健协会、老年诗词楹联学会等涉老组织优势作用,让广大银发人才广泛活跃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一线,凝聚成服务社会的“智囊团”。

凤凰县老科协会长段跃进,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为提高猕猴桃“抗旱、抗病、高产”,他利用自身所学,成功摸索出育苗三段式嫁接技术和高位嫁接技术,大棚避雨栽培防控“猕猴桃溃疡病”技术,为凤凰县红心猕猴桃发展作出贡献。

如今,湘西州先后打造出州关工委“馥郁学子·湘西未来”助学行动、州老科协“12118”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州老年书画家协会开展书画“五进”活动、永顺县“22111”孤儿关爱帮扶行动等10个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凝聚起110支优秀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该州“个十百千万”志愿服务“银龄耀湘西行动”品牌,被省委社会工作部评为2024年度湖南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入选2024年全省老干部工作“优秀创新案例”。

社会认同,银发人才成“香饽饽”

“我们不是闲人,而是银发生力军!”田永兴从州外事办退休后,回到家乡花垣县石栏镇雅桥村定居。通过创办企业、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致力于“让妈妈回家”品牌建设,公司至今开办培训班22期,培训绣娘2000余名,其中1000余名留守儿童的妈妈实现返乡就近就业。

湘西州聚焦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实施银发人才助力红色传承、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八大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余热。

红色传承中,“五老”金牌讲师团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讲述中国共产党辉煌党史,湘西剿匪史、脱贫攻坚战,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全州各级关工委充分利用茨岩塘、塔卧、十八洞等红色资源,共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100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24万余人。

基层治理一线,全州共有4515名老干部、老党员参与“三长制”(邻长、组长、片长)工作,成为基层“稳压器”,有效激发基层活力。

乡村振兴一线,100名老科技工作者联村,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同时,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回乡定居,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和民主自治。

如今,湘西州尊崇银发人才的风尚日渐浓厚。吉首大学开设“银龄教授”返聘通道,22名退休教授重返讲台;州委人才办联合州科协开展专家工作站建设,柔性引进22名高层次银发人才专家及其创新团队,助力湘西州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转化,提高企事业单位创新能力,“经验变现”成为新潮流。

湘西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委老干部局局长王照训表示:“银发人才是‘行走的宝藏’,将继续完善‘银龄耀湘西’品牌,让‘夕阳红’照亮湘西发展的新征程。”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6月29日1版

责编:颜青

一审:张笑

二审:彭彭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